查看“我等华附老三届同学的广钢缘”的源代码
←
我等华附老三届同学的广钢缘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文/刘其欣) 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有特殊时代标签的一类人群。老三届是指1963—1965年中分别入读高中的学生(广义的提法还包括初中部分)。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影响,老三届同学于一九六八年下半年一起“毕业”。此后,老三届同学大部份被动员安排上山下乡(到农场或农村)当知青,少部分“政策性”留城分配进厂。我等128位华南师院附中“老三届”同学被统一分配进当时扩建中的广州钢铁厂当工人。从此,开始了我们人生经历的新阶段,有了永远难忘的“广钢缘”! '''一次有意义的调查''' 华附老三届同学资料在母校已无存档。为此, 近年华附老三届同班同学邬鉴民、江南仁等发起进行了一项颇有意义的活动,完成了一套华附老三届全体同学名册,还弄出了其中去上山下乡当知青的全部同学名册。邬同学建议我等也搞一套当年分配进广钢工作的那部分同学名单。 于是,我和丁辉、黄进添等同学主动组织了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询查活动,得到有华附老三届同学的广钢各网群和其它相关网群与知清人士的热情支持,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编辑完成了《[[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全名册]]》。 '''依据《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全名册》资料作出分类统计''' (一)总人数 137人。其中:1.、1969.1进厂 128人,毕业统一分配。2、知青返城 7人,政策性招工。3、其它方式调进广钢2人,从外单位调入。 (二)参军人数25人,为七0、七一年义务兵。其中:1、退役回广钢 15人,2、退役后未回广钢 10人。 (三)上大学人数33人。其中,1、考进国家正规大学10人。2、脱产读广钢办大学15 人。3、不脱产读业余、函授等成人类大学8人。 (四)离开广钢人数66人。其中,属组织升调人数6人。 (五)广钢退休人数65人。 (六)已故人数22人。其中:广钢在职去世6人。 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数据特点综述 (一)1969.1统一分配进广钢的128名同学,只占华附老三届高中毕业同学总人数的约12%,加上留城分配到广钢以外企业单位的,也不足20%,如果计入初中部分,那比例就更少了。这些同学大多数是华附从全省各地县招录入校的农民子弟和城里工人子弟,家庭普遍贫穷。在那个年代“上山下乡”大政方针和大热潮下,对这些农民、工人子弟等给予例外“关照”,组织统一分配留城就业进厂工作,实属不易,体现了执行政策的灵活性。 (二)那个年代,广钢是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分布全国多省的十八个小型钢铁工厂项目之一,是广东省第一间骨干钢铁联合企业,居广州市十大厂之首。广钢于1957年始建,十余年后首期已完成54立方米高炉、小电炉等一项工程各项目并投产,在建255立方米高炉及转炉炼钢第二期工程项目,也基本完成,组织准备投产。华附老三届这一百多同学(加上侨中、铁中、广雅分配的共达二百多人)分配进厂,及时适应了广钢扩产需要。调查这些同学中,有半数以上连续在广钢工作(含参军、上大学回厂)直到退休,另有多名在广钢在职去世人员。大家为广钢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做出了各自的奉献! (三)“好男儿,参军去!”是我们这些共和国冋龄人与伴随新中国诞生、奋斗成长的热血青年的一种信条。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中先后共有22名应征入伍。他们中除少数几位继承革命先辈传统的老干部、老军人家子弟,大多是我等这些解放翻身不忘本笃信保卫国防参军光荣的工农子弟。我们虽然家境尚贫寒,能自愿放弃月薪40元左右的收入,去当月津贴6元的义务兵,唯精神使然,实属不简单的! (四)相信知识力量,好学上进,是我们老三届同学不变的心愿和本能。一场文革动乱,使我们失去了入读大学的良机,但就业后特别是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后,迅速恢复高考,以及大力开展成人大学教育,使我们又有了各种求上大学的机会。广钢“华附老三届”同学统计上大学人数达36名,其中经高考入读全国或省市正规大学10名,广钢工人大学自办工程、管理大专班学员18名,余下是通过业余、函授等成人教育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毕业证书的。经过大学教育后,一部分进了研究院所、机关、学校成为教授或高级技术专家,担当了相当重要专业骨干戓领导职务;留在广钢的(占多数)分别成为广钢集团各单位技术、管理骨干,获得中高级技术职称,有多位担任集团公司领导职务。 (五)广钢于我等华附老三届同学,是锻炼成才的基地,是奋斗出彩的阵地,是安家立命的福地。综观进广钢的同学中,有从一线生产岗位产生的市、省劳动模范乃至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有智能过人业绩显著的各类标兵、功臣及高级专家人材,有经考核选拔晋升的集团公司乃至市、省部门的领导人物。还有著名雕塑、书画艺术家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进厂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一直坚持在广钢生产劳动直至退休的同学。他们分布在广钢各单位、各部门,共同特点是勤奋、敬业,高素质,有作为!几十年里我们有幸参与了广钢“风雨同舟,共铸辉煌”的改革发展历程。广钢曾由单一钢铁工厂发展为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曾位居“省级先进”、“国家二级”、“全国百强”,年产钢由十几万吨到三百万吨以上,经济效益从连亏变大盈。我们退休后还见证了广钢钢铁生产因环境需要等而全面关停,看到了广钢集团与万宝集团、万力集团合并而更名为广州工投集团,走上了更大发展的新路子!在白鹤洞生产基地上,正在开发建设广州西部新城区,并命名为“广钢新城”,广钢新城区域还规划建有广钢工业遗迹公园。广钢的英名将永久存在!对此,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 我们感恩广钢一一广钢是我们的“人生福地”、“第二故乡”。很多同学对此都有同感。 我们此生无悔在广钢的经历! 我们在广钢的表现和作为也无愧于敬爱的母校一一华师附中!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我等华附老三届同学的广钢缘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