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源代码
←
杜莎夫人蜡像馆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家蜡像馆。其在阿姆斯特丹、曼谷、柏林、黑潭(英国)、拉斯维加斯、纽约、东京、好莱坞、悉尼、华盛顿、维也纳、北京、上海、重庆、武汉、香港都有分馆。 中国的上海分馆于2006年开放,武汉分馆于2013年开放,北京分馆于2014年开放[4],重庆分馆于2016年开放。 蜡像馆是由蜡制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蜡像馆之一,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其中恐怖屋最为出名。 杜莎夫人蜡像馆1楼是1966年新开的展览厅。2楼大厅展有当代世界各国政治人物、近代英国君主和王室成员。3楼有“戏剧性场面”、“温室”和“英雄”3个展览顶。顶楼是蜡像制作室。 中文名称 杜莎夫人蜡像馆 外文名称 Madame Tussaud's 类别 蜡像馆 ==地点== 英国伦敦(总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香港(中国分馆) ==开放时间== 香港馆、上海馆于2000年开馆,武汉馆于2013年9月28日,北京馆于2014年5月29日,重庆馆于2016年9月10日 ==国内直飞 == 杜莎夫人蜡像馆位于英国伦敦,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有直飞城市名的航班,其他城市可选择在上述地点转机 北京11小时20分 伦敦 8140km 广州12小时35分 伦敦 9495km 上海12小时35分 伦敦 9196km 成都11小时25分 伦敦 8299km 20世纪,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及新闻传播速度的发展,了解当今最新消息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展出也不再是一个向大众提供新闻的地方了,它的功能渐渐转向对公众人物的评论。 20世纪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在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动乱:在熊熊大火中、地震以及空袭炸弹中依旧存活下来。今天的杜莎夫人蜡像馆比以往规模都要大,都要好,有机融合了多彩的历史和21世纪的历史人物。 杜莎夫人蜡像馆19世纪的作品依旧在展出,包括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迫制作的死亡面具以及砍下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头颅的断头台。游客们在此还可以看到也许是史上最早的电动模型:绰号为睡美人的路易十五的情妇在睡眠中自然呼吸。展出的其他名人还包括娱乐界、体育界的明星及政治人物,如布拉德·皮特、娜奥米·坎贝尔,大卫·贝克汉姆、威廉王子等,每一具蜡像都惟妙惟肖。 ==制作过程== 制作蜡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使得蜡像惟妙惟肖仿若真人就必须对制作的每一步都精益求精。在对名人进行完测量后,艺术家们就要将这些珍贵的数据带回伦敦总馆的蜡像工场,只有那里才能创造出另一个“名人”。 按照记录的数据和拍摄的照片,雕塑师会先用黏土捏出“名人”的头部,然后敷上石膏制出头部的模具。只要在石膏模内灌入热蜡,待冷却后除去石膏模,蜡像的头部原形就定型了,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出双手和双脚。而躯干初期的制作还需要金属骨架的支撑,后期则由玻璃纤维代替。 ==加工工序== 头颅原形制作完成后便进入复杂的加工工序,眼睛、毛发及皮肤的着色都是极为细致的工作。眼珠采用一种玻璃状塑料(丙烯酸类树脂)代替,这会使“名人”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瞳孔内的放射状线条都是以水彩手绘而成,甚至细微到连眼白内的微丝血管都要用红色的幼丝线做出来。牙齿的制作更高级,取模、染色,简直就好比为名人做了一副假牙。 而“名人”的头发则是按度身时取得的样本,找寻类似发质的真人头发,再经由手工一根一根地植入蜡像内,然后经过清洗、裁剪,最后是梳理发型,工程可谓十分浩大。蜡像的“像”不仅在于形也在于神,要让“名人”看起来如真人一般活灵活现,全身皮肤的着色至关重要。根据黄种人的肤色和名人自身的皮肤特点,塑像师会调配出合适的颜色替蜡像涂上油彩,这种油彩会令蜡像全身呈现一种皮肤特有的透明质感,而且根据肌理纹路对色彩进行微调处理,以使“名人”的皮肤色彩更为逼真。着色完毕后,还要将头部及四肢安装在玻璃纤维制成的身躯上,完成整体的拼装。 制作技艺 杜莎夫人(1761-1850)原名为玛丽·格劳舒兹,生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是法国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以制作蜡像而闻名。她自小随一名医生学习蜡像制作技艺,法国作家伏尔泰的蜡像是她的成名作。起初她母亲在同为蜡像制作师的菲利普·科特斯医生(Philippe Curtius)家做女管家,这期间科特斯教会了她蜡塑的工艺。 1765年,科特斯为路易十五的情妇Marie Jean du Barry制作了一尊蜡像,这尊仍在展览的蜡像是众多藏品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科特斯于1770年在巴黎创办了蜡像馆,当时吸引了大量观众。该展览在1776年转移到了巴黎的皇宫(Palais Royal)举办。 杜莎夫人在1777年为伏尔泰创作了她的第一尊蜡像,那一段时间她也为其它著名人士制作蜡像,包括卢梭、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等。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她被革命人士逼迫,为被斩首的王室成员制作“人头蜡像”。科特斯在1794年去世,并将他的蜡制品收藏全部转给杜莎夫人。 1802年,杜莎夫人到了伦敦,后来英法战争的缘故使她无法回到法国,于是杜莎夫人带着她的蜡制品游遍大不列颠和爱尔兰。1835年,她74岁高龄时,她在伦敦贝克街(Baker Street)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展览。 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与在其西翼的伦敦天文馆是伦敦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并且在阿姆斯特丹、香港、拉斯维加斯、纽约和上海、武汉、北京、重庆等地都开设了分馆。 香港分馆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以名人为创作灵感的独特景点,将参观者与著名的人物、事件及时代紧密联系。展馆展出超过100尊栩栩如生的国际及本地名人蜡像,配合精彩无比的视听效果及新奇刺激的互动体验,为宾客带来真正奇妙难忘的欢乐时刻。永久惊栗展区「活命狂奔」毗邻「世界首映」展区,是香港首个同类型设施[7] 。 华语巨星:李小龙,梅艳芳[8] ,张国荣,邓丽君,杨紫琼,刘德华,周杰伦,郭德纲,林丹,TWINS,杨千嬅,林志玲,陈慧琳,郭富城,陈宝珠,黎明,阮经天,李冰冰[9] ,黄晓明,言承旭,卫兰、甄子丹、陈乔恩[10] 、夏梓桐,吴奇隆,张柏芝,成龙,徐熙娣,蔡康永,邓紫棋,林俊杰、刘嘉玲、张艺兴[11] 国外巨星:迈克尔·杰克逊、2Pac,克里斯托弗·华莱士,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猫王,披头士乐队,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林赛·罗韩,阿诺德·施瓦辛格,玛丽莲·梦露,茱迪·科士打,皮尔斯·布鲁斯南,安吉丽娜·朱莉、布拉德·皮特,约翰尼·德普,麦当娜,碧昂丝,班尼·希尔,安东尼·霍普金斯,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娜奥米·坎贝尔,罗伯特·帕丁森,裴勇俊,惠特尼·休斯顿,Lady Gaga,东方神起(两人)、金秀贤 体坛巨星:李丽珊,刘翔,姚明,泰格·伍兹,梅西,大卫·贝克汉姆,罗纳尔迪尼奥,C·罗纳尔多,林丹,阿里,卡梅罗·安东尼 科学文化界名人:杜莎夫人,帕布洛·毕加索,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伦勃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蒂夫·乔布斯,威廉·莎士比亚, 政治人物:孙中山,毛泽东,乔治·沃克·布什,贝拉克·奥巴马,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戴安娜王妃,伊莉莎白二世,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邓小平,温家宝,曾荫权,李光耀,圣雄甘地,温斯顿·丘吉尔,希特勒,吉田茂,爱丁堡公爵,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侯赛因,威廉王子,查尔斯王子,安妮公主,亨利八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9C%E8%8E%8E%E5%A4%AB%E4%BA%BA%E8%9C%A1%E5%83%8F%E9%A6%86/1899947 百度]
返回至
杜莎夫人蜡像馆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