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我在中英街上站岗”的源代码
←
我在中英街上站岗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闻名遐迩的深圳沙头角中英街是一条南北走向,长不足三百米、宽约四米的小街。继鸦片战争界后,1905年英国在沙头角镇内的一条小街上以中心线为基准设立了八个石碑为界。石碑东侧为“华界”,西则为“英界"。把一条小街一分为二变为两个世界,俗称为“中英街"。这条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由原先的“一街分治”;变为现在的"一街两制"开创了世界人文史上的奇观。中英街既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铁证,也是我边防官兵保卫祖国南大门最前沿的哨位。我为能在半个世纪前曾经在中英街上站过岗感到莫大的光荣与骄傲!< 1972年12月下旬,我所服役的广东省军区又一次组织了下属单位的九位官兵,到驻守在中英街上的广东省军区守备六团十三连实地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们要与十三连的官兵们同训练、共执勤十天。十三连在196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红色前哨连"光荣称号。十三连改编为武警十三中队后,于1996年又被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是全军学习的楷模。 1972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向十三连学习的最后一天。早晨,连长命令二班长带领我在下午三点至五点站中英街上三号界碑的固定哨。连长特别命令道:“站好岗、保平安!"。三号界碑是中英街上最重要的哨位之一,它正对着港方人员通往中英街唯一一条必经的通道上。此处也是边境情况的多发地,曾多次发生过两军对峙及一些磨擦。眼下因新年元旦临近,我边防部队己进入“节日防护期”(相当于三级战备),所以有必要在三号界碑处布防双岗固定哨。此固定哨要求有执勤经历丰富的党员老兵或者是副班长、班长一级的带岗;被带岗的哨兵要求身高1.7米以上、相貌端庄、军姿挺拔,立正军姿可达三小时,以扬我军威。我当时己经是党员班长,身高1.74米,立正军姿己超过三小时。连长选中了我,要二班长带我上岗这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我内心很是激动。因为,我来中英街执勤己经第九天了,只有在巡逻时才经过三号界碑却从未在此站过固定哨,十三连的战士也以站过三号界碑的固定哨为荣耀,这也是我到十三连以来梦寐以求的。上岗前,二班长还把如何处置哨位上的各种意外情况又详细地向我交代了一遍。 下午三点我们准时上了岗,我和二班长全副武装、精神抖擞地在三号界碑我方一侧并排成立正姿式佇立着,我们的目光却警惕地在观察着哨位周边的任何一点情况。 七十年代初期的中英街,双方都严格管控进出人员,街上的店铺也很少、人迹稀落。由于双方是在不足四米的小街上面对面的执勤,敌对情绪也很严重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双方时刻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在三号界碑斜对面的港方店铺里挂着一个供港警看时间的挂钟,我们在哨位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挂钟的时间。 三点五分,对方看到我们今天加了双岗固定哨也匆匆派来一高一矮两名港警。他们在英界与我们相距约三米的地方也并排立正站好了。顿时,三号界碑周围的气氛紧张了起来,双方短兵相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胆小的边民们也都赶紧离开此地在远处谨慎地观望着。此时,只有双方冷峻的目光在对视着,无声的对峙开始了。我心想,对峙吧,谁先动一动谁就是孬种!就凭着我以往几天巡逻时看到港警(有时也有英军)的懒散样,就知道他们缺乏严格的训练。他们的军事素质绝对比不上我们这支作风过硬、战斗意志顽强,享誉全军的"红色前哨连”。此刻,连长的命令:战好岗,保平安!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三点半,对方的高个子港警己经吃不住劲了,才站了二十分钟就己经把立正改为稍息(一种比立正轻松的站立姿式),矮个子港警还在硬撑着站立正,但我从他的脸上己经看一种勉强的表情。果然,沒过多久矮个子港警也败下阵来,他居然跑到旁边的店铺里去要水喝了。虽然港警己无力再与我们比站军姿了,他们仍滞留在原地警惕地盯着我们,好像也要看看这两位解放军到底能立正站多久。< 四点,从对面街口直奔三号界碑来了一位牛高马大的印度雇佣兵。只见他身体壮硕足有1.85米的个头,滿脸的大黑胡子,头上缠着一层叠一层的红布卷成了帽子,手上拎着一根又粗又长的警棍,瞪着布满血丝的双眼,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他一来立刻就与一位港警重新站好了立正,另一位港警在一旁随意地站着,比试站军姿又重新开始了。每隔十五分两位港警就接替轮换来站。他们想用车轮战来降伏我们。可是,港警们换了两次都没轮到这个印度兵。这时这个印度兵实在也熬不下去了,他嘟囔了几句英语便愤愤不平地扬长而去。这一回港警又败了,他们只好在原地来回踱步消磨时间等着换岗。 四时五十分,从对面的街口突然冲出两只大黑狗直扑我们而来。二班长见状,立即向离我们约三十米远的我方的一个街口发出了要求军犬出击的信号。这两只黑狗的劣迹我早有耳闻,今天可是眼见为实了。它们显然是受到了主人的颐指气使,冲到界碑旁,两只前腿虽然还没越界,但那狗头己经越界,对着我们张开血盘大口,滿口狰狞的犬牙肆无忌惮地外露着,对着我们疯狂地咆哮,大有一口把我们吞掉之势。我和二班长不由自主地退后了两步紧握着手中的枪以防万一。说时迟、那时快,十三连的军犬训导员看到二班长的信号后,立即带着一只半米多高的军犬以猛虎下山之势冲击过来,那两只黑狗一看到比它们高出一个头的军犬扑过来,立刻露出丧家之犬的本质夹起尾巴掉头就跑回街口里面去了。这时也刚好五点,换岗的两位哨兵也到了,我和二班长滿怀着胜利的喜悦走下了哨位。 回到营地连长表扬了我们,我也亳不谦虚地在十三连每天执勤的日记上给自己这最后一班岗打了个100分! 晚上,我们九人结束了为期十天到十三连学习的任务准备登车返回深圳时,我看到一轮明月高挂在空中,皎洁的月光洒滿了整个沙头角海湾,海湾内点点的渔灯在静静地闪烁与月光交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安祥与宁静。我想起了那句"日出沙头、月悬海角"形容沙头角美景的词句。啊,沙头角太美了!有我们祖国忠诚的卫士为你站岗放哨你将永远安宁也将更加绚丽多彩!再见,亲爱的战友!再见,难忘的中英街! ——深圳华强北福强社区退役老兵:孙东海 2021年5月10日于深圳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我在中英街上站岗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