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肯定之肯定的母氏社会”的源代码
←
肯定之肯定的母氏社会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作者:龙哥 中国有很多文章,描绘了一种类似于乌托邦一样美好的母系社会。 据说,人类在远古时期全部是母系社会,是彻底的平权社会。 掌管权力的不是男性,而是女性,不仅如此,所有人都平权,每个人的收入都上缴,然后由族长统一平均分配,按需分配,类似于共产主义社会。 这听起来简直就美好的不可思议,是真的么? 人类苦苦奋斗,想要实现的共产主义,好像也就如此了,难道人类万年前就实现了? 如果真的实现了,那母系社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应该非常强啊,为什么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出局了。 因为你看到的这些描述都是真的,但只说了母系社会的一部分。 这种社会制度的成立,是符合当时生产力的。 后来被历史所淘汰,也是符合当时生产力的。 父系社会在全人类的存在时间,最多五千到一万年,之前全部都是母系社会,极少数人迹罕至的偏僻山区,到今天都是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并不是平权社会,也不是平均分配,一点都不美好。 如果你对现存在世界的母系社会,比如中国的摩梭族和北美易洛魁人的社会构成进行研究,你会震惊的发现在母系社会中甚至连管事的也不是女性。 母系社会的部落首领都是男性,你翻遍现存母系社会的历史资料,会发现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完全颠覆普通人的认知。 恩格斯曾详细研究过北美易洛魁人,他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由于易洛魁人奉行母权制,因而酋长的儿子属于另一个氏族,所以从不选举前一酋长的儿子做酋长,而是往往选举他的兄弟做酋长,或者选举他的姊妹的儿子做酋长。” 这句话,你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看到。 而在中国摩梭族,解放前和解放后,管事的也基本都是男性。 如果连负责管理事务和对外作战的酋长都是男性,那为什么叫母系社会? 自然,是有原因的。 关于母系社会的成因,教科书上的解释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人类食物不足,女性负责采集,食物来源更有保障,男性负责渔猎,食物来源不稳定,食物的多寡决定社会地位,所以是母系社会。 这段话的解释是错误的,因为母系社会的真正成因和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不适合小孩子了解,所以泛泛的说一下就可以了。 一年四季都可以渔猎,而果实采集只有夏天和秋天才有,大部分果实保质期还非常短,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人类只有到了农业时代才能依靠粮食稳定过冬。 在远古时代,冬天想活下去就只能依靠渔猎,极不稳定的食物来源明显是采集。 而且采集这个活,女性可以做,男性也可以做,强壮的人可以做,瘦弱的人也可以做,采集有什么特别高的技术含量么?而渔猎只能强壮的男人去做。 如果采集的食物优势更大,那男性肯定一窝蜂的去采集。 现代的果园里,负责摘果子的也基本都是男性,没见几个女性去摘的,爬高摸低的危险活肯定是男性负责去做。 如果部落靠采集就能活下去,男性根本不需要费劲进化出一身那么强壮的肌肉。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母系社会? 因为远古时期的人类太穷了,穷到除了自身其他一无所有,甚至连食物都是现产现吃,毫无存留。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6页中写道: “当时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低,微少的食物是平均分配的,别的办法也不可能。因为劳动产品只能勉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假如原始公社有一个成员分得多些,超过每人平均应得的份额,另一个人就会饿死,因此,平均分配共同劳动的产品是不可避免的。” 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确实没有剥削,确实平均分配食物,但这并不代表母系社会的美好,因为母系社会是因为穷的没办法,穷到不平均分配食物马上就会有人饿死的地步才这么做的,没有剥削也是因为一点剩余产品都没有,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剥削。 [[文件:否定之否定的母氏社会1.jpg|600px]] 在食物如此匮乏,人类抗风险能力极其脆弱的条件下,母系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如果有部落敢于实行父系社会,根本不用其他母系部落出手,过几年就自己全部饿死了。 父系社会就是男的当顶梁柱,出去打拼获取食物回来给自己的老婆孩子。 如果碰到食物匮乏的时候,父系社会的男性是绝不可能在自己老婆孩子还饿着的情况下把食物给其他女人或者孩子的。 人类私有制社会,实际上起源于这里。 这种私有制明确了责任,明确了产权,鼓励男性为了自己的后代拼命,很多男性为了建功立业可以冒着天大的风险,忍受地狱般的痛苦。 但是在生产力严重不足的远古时期,采集渔猎的食物波动性实在是太大了。 男人出门打猎,猎到一头牛,一个人几个月都吃不完,但牛肉七八天就腐烂了,而这个男人可能未来几个月只能抓到一些小兔子小野鸡什么的。 打不到猎物,去采集,但只有夏天和秋天能采集到一些果子,冬天和春天是肯定没有的。 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如果采用父系制度,明确私产,整个家庭只依靠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去获取食物,那只有饿死一条路,不可能有其他选项。 男性这个顶梁柱,一个人顶不住,加上一个女的也还是顶不住。 必须分工合作,必须共享食物。 今天你打到了猎物,喊我过来吃,明天我打到食物,喊你过来吃,这样大家都有得吃,日子就熬过去了。 但问题来了,我凭什么把食物分出去给别人吃? 他把食物给我吃,可以,但让我把食物给他吃,没门,就算食物烂掉了,凑合凑合也能多熬几天,把珍贵的食物留给自己不好吗? 只要有一个人这么想,整个部落的信任链就会断裂,所有人都不愿意分享食物,最后的结局就是所有人都饿死。 什么条件下,我会永远相信你只要打到猎物,就一定会分享给我,哪怕在自己快饿死的时候都会分给我,无条件的相信你。 只有血缘关系,才会有这么强的信任感。 人类对自己的家庭成员天生自带食物分享基因,如果你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话,那么你会发现孔融让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给其他人食物,尤其喜欢喂比自己小的孩子。 如果你家里只有一个孩子,那么也能观察到孩子试图给布娃娃喂食这种行为。 这才不到三岁啊,完全的天生行为,除了基因无法解释。 因此,古人只能以家庭为单位共享食物,以抵御风险。 但是远古时期走婚、群婚盛行,性生活极其混乱,以今天的道德观去看简直是惨不忍睹。 在那个没有DNA鉴定技术,也没有发展出贞操观的时期,人们无法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谁,但一定可以确定孩子的母亲是谁。 每一个女性,都有100%的把握,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那个孩子一定自己的亲生孩子。 她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给这些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了也愿意和自己的母亲及兄弟姐们分享食物。 这种血缘关系带来的信任感,极度稳定,是食物公平分配的制度保证。 母系可以确定血缘,父系不能确定,而没有血缘保证食物分配,所有人都要饿死,所以父系社会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抵御猛兽肯定男性上,捕猎食物也是男性上,对外战争也是男性上,所以处理事务的酋长一般都是男性,但维系整个部落存在的核心,是那个祖母,整个部落都是她的孩子,她是绝对的精神领袖和图腾。 姓这个汉字,就是女和生组成的,女人生孩子,谓之姓。 而上古时期,无论亚洲还是欧洲,都是女神,而没有男神。 女性的生育力,是维持母系社会稳定的核心存在。 [[文件:否定之否定的母氏社会2.jpg|600px]] 因此,这样的社会模式称之为母系社会,核心社会精神是在血缘族人中共享食物,分担风险。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只要存在着群婚,那么世系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因此,只承认女系。” 这句话,你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看到。 剥削自然是没有剥削的,都是兄弟姐妹有什么好剥削的,而且大家都穷的只为了糊口,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剥削。 为了防止近亲繁殖,母系社会执行走婚政策,把本家族的男孩派到其他家族去,然后喊其他家族的男子过来。 来了之后,跳个舞对个歌,看对眼了就勾勾手,晚上男子爬入女子房中,天不亮就离开。 这种走婚制度,现代化以前的摩梭族,一直在执行。 男性不需要对怀孕和抚育负责,事实上在母系社会,孕育的孩子被视为财富而不是负担,外族男子来过夜是可以的,但带走孩子是不行的。 抚养孩子的男性,有,但不是父亲,而是孩子的舅舅,也就是女方的哥哥和弟弟。 [[文件:否定之否定的母氏社会3.jpg|600px]] 在这种走婚制度下,高大雄壮的男性拥有绝对的择偶优势,因为在上古时期男性的折损率高的离谱。 远古的母系社会并不代表男多女少,而是男少女多,因为所有需要面对死亡风险的任务都需要男性去完成,而这样的任务遍地都是。。。 和强壮的男性走婚,繁衍出的后代存活率更高,对部落的帮助更大。 长达数万年的母系社会带来的基因选择,让肌肉强壮的男性特征对女性拥有强大的性吸引力,最强壮的男性会被多个女性选中,然后走婚。 瘦弱的男性也不用头疼无人问津,打猎任务多执行几次,没几年就死了,那个年代男性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多一点。。。 虽然在现代社会男性肌肉强大好像已经没啥生存优势了,但一身大肌肉亮出来,绝大多数女性的眼睛都会被不由自主的吸引住,这就是基因的威力。 [[文件:否定之否定的母氏社会4.jpg|600px]] 介绍到这个地步,你大概已经对母系社会的制度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 母系社会确实很公平,确实很平权,确实可以把食物按需分配,但这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野蛮落后的制度。 因为这种种的美好,只针对同血缘的族人,而不针对外人。 只有和自己一个祖母的才算人,其他都不算。 母系社会绝不可能和外人分享食物,绝不可能和外人平权。 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写道: “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于家庭或有血缘关系的氏族内部,不同部落之间不仅不会共享劳动产品,相反还经常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战争。” “凡是部落以外的,便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在没有明确的和平条约的地方,部落与部落之间便存在着战争,而且这种战争进行得很残酷,使别的动物无法和人类相比。” 因为食物的过于匮乏,母系社会甚至连奴隶时代都无法踏入。 母系社会也有战争,而且战争非常频繁,但被击败的母系部落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母系社会以母系血缘为核心,所以战败后的女俘毫无任何价值,母系社会不需要女俘的存在,而食物匮乏,连自己人都很难过冬的特性,也让母系社会不需要男俘。 到了所有人都濒临饿死的冬天,会把宝贵的食物分给男俘? 这不可能的,自家男孩都很难保得住,为什么要给男俘。 所以母系社会没有奴隶,因为看不到养奴隶的价值。 因此在母系社会,战败的部落只有一个下场,就是全部被杀,甚至被吃掉,因为食物过于宝贵,类似的习俗在全球各地都有记载。 在马克思所著《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4页中写道: “在蒙昧期,俘获的敌人是被吃掉的。” 这样的原始部落,和文明毫无关系,他们的公平也只针对自己的血缘族人。 就这样,人类的慢慢的繁衍,慢慢的进化。 终于有一天,人类发生了科技革命,生产力突破到了农业时代。 农业时代的来临,让人类头一次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同样面积的领土食物产量远远超过了采集渔猎时代。 穷的掉渣的人类,头一次有了剩余食物,头一次可以稳定过冬,也头一次有了私有财产这个概念。 多出来的食物算谁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同时,男性的肌肉优势在农业社会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因为农业社会的食物生产实在是太需要力气了。 很多时候耕田甚至都需要牛来完成,你看看牛那一身爆炸的肌肉,就知道耕田这个东西需要消耗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了。 种田只能男性来,女性不可能,男性拥有绝对优势。 而打仗还是只能男性来,在战场上男性也拥有绝对优势。 同时,因为可以稳定过冬,一个男性的食物生产量,足以支撑自己老婆孩子生活所需。 那些最强壮的男性,依然愿意走婚,但他们出产的大量食物,不愿意平均分配了,希望给自己喜欢的女子,和那些能确定为自己亲生孩子的宝宝们一点。 因为这些最强壮的男性不需要依靠共享食物来抗衡过冬风险,所以他们也不需要依赖母系社会的大家庭。 于是,父系社会出现了雏形。 父系社会以男性血缘为核心,男性为主要食物生产者,也只愿意把食物分配给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孩子,其他人一概不分,也不需要其他人的免费食物。 哪怕是亲兄弟,可以酌情送一点,但大规模无偿分享,这不可能。 父系社会和私有制财产概念,几乎是同时出现。 最终,父系社会全面淘汰了母系社会,全球主要地区几乎都是父系为主体,只有极少数人迹罕至的偏僻山区还有母系社会留存。 父系社会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获胜? 权责分明,私有财产,这些并不是父系社会的专利,母系社会也可以做,参考如今中国的摩梭族,在进入农业社会后,母系社会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私有财产依然可以分配和继承。 农业社会男性具备强大无比的生产力优势和战争优势,并不是母系社会被淘汰的原因,因为母系社会一样有男子,一样可以耕田和战斗。 而且在小规模战斗时,比如说100人对100人,大概率是母系社会获胜,因为母系社会的血缘凝聚力更强。 既然如此,父系社会凭什么赢? 因为在农业时代的食物充沛后,人类进入了奴隶时代。 奴隶时代是人类的一个革命性社会制度创新,虽然远远不如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但比原始社会要强太多了,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以母系为主体的原始社会,对待战俘就一个字,杀,因为男俘没用,女俘也没用,食物根本不够越冬的,不如干脆点直接杀了。 等食物充沛后,女俘对母系社会也是没用,而男俘不敢用,因为无法收心,所以任何俘虏都没有用。 但女俘虏但对于父系社会,有大用。 男女的生理构造的不同,决定了奴隶时代父系社会的全面碾压性优势。 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有多少男俘,女性的生育力都是固定的。 对于男性而言,一旦拥有很多女俘,自己的生育力可以出现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的暴增。 母系社无法接纳女俘,其社会制度的核心构成就决定了女俘的孩子不可能融入母系部落。 但父系社会的制度核心,决定了父系部落可以大规模接纳女俘,并大规模的生育孩子。 父系部落认可这些孩子是自己人,而这些孩子也认为自己是部落的一份子。 当一个父系部落被母系部落灭掉时,父系部落的所有人都会被杀掉,无论男女。 而当一个母系部落被父系部落灭掉时,母系部落的所有男子都会被杀掉,但女子都会被保留下来融入部落。 如果父系部落和母系部落频繁的进行战争,大量消耗彼此的人口。 很明显,只要区区几十年时间,父系部落周围的母系部落会被全部吞并掉,然后这个变异出来的父系部落会开始不断的扩张,途中吞并所有能看到的母系部落,最终脚步所及,全部父系。 母系部落消亡的非常快,变革期可能只有几百年,以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人类踏入农业时代的一霎那几乎就消亡了,因为父系社会这种滚雪球吞并其他部落生孩子的能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母系社会生孩子太慢,这是输的最关键原因。 现存的少量母系社会,都是在那种生存环境极度恶劣的深山,难以生存大量人口,中原王朝无法抵达的地区才极罕见存在。 除此之外,母系部落只认血缘的社会结构,导致母系部落永远只能是个部落,不可能扩展为国家。 中国现存的摩梭族,到1990年总人口才4万人,其中最大部落才1.5万人,也就是一个乡的规模。 这种以血缘纽稳定社会的模式,注定规模就大不起来。 而父系社会因为明确了私有产权,明确了权责,进化出了陌生人之间互相协作的新模式。 不断的进化,最终进化成了国家,无数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男性,可以彼此协作,共同杀敌,共同分配战利品,这些都是母系社会不可能做到的。 母系社会永远都不可能组建超过万人的军队,因为其部落人口上限都很难超过万人,而父系社会则有能力组建这样的大军。 万人对千人,不可能和你1换1的,死几十人全歼对手非常容易,然后吞并掉这个万人母系部落,获得数千女奴隶,凯旋回城后几十年内可以繁衍出几万新战士,然后继续征战。 这打毛线啊。 而且父系社会通过对女性和孩子的私有化,鼓励男性冒死亡危险建功立业,屠灭对手,掠夺女性资源,这导致父系社会的战士相当的不怕死。 而母系社会的战士则只愿意在防御家乡的时候卖命,不愿意对外侵略,因为冒死侵略对母系社会的男性战士来说意义不大。 此消彼长,侵略性极强的父系社会大规模的吞并了母系社会。 因此,母系社会被淘汰了。 父系社会具备强大的竞争优势,但父系社会的建立需要确认父子关系,如果无法确定后代的来源,那么父系社会也无法稳定存在。 母亲可以100%确定从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己,而父亲则无法确定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 权责不明。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父系社会将会崩塌,重新回归到母系社会。 但父系社会具备很明显的战争优势,只有父系社会才能进入到奴隶时代,对原始社会形成降维打击。 因此,父系社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的时候,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性混乱关系依然存在,大量女子刚进入青春期就发生各种性关系,在选择自己配偶之间基本都是怀孕状态,孕后成婚很常见。 因此,父系社会的初期,产生了“杀首子”的习俗,妻、妾、女奴隶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不管到底是谁的孩子,一律杀掉。 这个习俗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亚洲有,欧洲有,而且持续时间极长,长达数千年,可以说父系社会的一半时间都在杀首子。 电影《勇敢的心》中就出现了贵族享有初夜权,欧洲平民新婚第一天都需要把妻子送给贵族老爷享用的画面,这是历史事实,也直接导致欧洲长期杀首子。 而元朝入侵中原后,也要求汉人结婚时把老婆送给当地元朝贵族享用,直接导致消失了千年的杀首子习俗重现中原大地。 很明显,杀首子习俗是一种陋俗,是对生产力的破坏和浪费,不管是妻还是妾,都在杀首子习俗中蒙受极大痛苦与屈辱,因为被杀掉的孩子可以100%确定是她们的孩子。 但为了确定父系血缘,没有办法。 为了改变这一陋俗,为了提高生产力,不断进化的父系社会,最终发展出了贞操观念,以贞操来保证孩子的亲子关系。 全球的父系社会进化到最后,基本都形成了自己的贞操观,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这是父系社会进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母系社会的性关系极其混乱,因为混乱无损于社会稳定的根基,而父系社会对性关系的要求极其严格,因为一旦混乱就会动摇整个社会稳定的根基。 如今,父系社会已经逐渐解体。 解体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女性获得了更多的生产力。 摩梭族一样踏入了农业时代,但依然可以停留在母系社会,男性在农业时代生产力有极大优势并不代表一定要进入父系社会。 父系社会全面淘汰母系社会,是靠生孩子战术实现的,碾压式的人口优势,让所有能攻击到的母系社会全部成为了战利品。 哪怕进入了机械时代,哪怕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如果今天的世界依然是战争不断,人口不断的血拼消耗,战胜国可以掠夺战败国的一切,那么依然会是父系社会。 女性哪怕生产力和男性完全一致,甚至更高,也会是父系社会,因为父系社会在战争中的人口膨胀速度最快,可以轻易融合战败部落的女性。 但原子弹诞生了。 核武器的出现,让世界进入了核平年代,大规模战争和种族屠杀已经半个多世纪不曾出现在地球之上了。 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现代文明时代。 这半个多世纪里,全人类的人口疯狂的膨胀,膨胀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远远超过了地球的负荷能力。 不能大规模打仗,不能大规模屠杀敌对人口,不能大规模掠夺战败国女性,几千年来的人类传统被颠覆了。 和平了半个世纪后,所有的父系社会都发现,人口不再是优势了,反而是劣势。 父系社会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战争中爆人口,如今人口多却从优势变成了劣势,怎么办? 于是,父系社会解体了。 原子弹出现之前,无论中外,对女性都有严格的贞操观。 原子弹出现之后,无论中外,对女性的贞操观都慢慢解体了。 解体之后,这些国家的男性对外侵略,建功立业的心思,都弱了非常非常多,大家都只想着守好自己的国土就行了,核心利益不被侵害压根就不想打仗,人口繁衍速度也大大降低。 只有穆斯林国家到今天还在严守贞操观,然后人口膨胀速度也是最快的,其国土区域也是战争不断的。 只要核武器的问题无法解决,只要全球不会爆发死亡无数人口的大规模战争。 可以明确预计,父系社会的解体是不可逆的趋势,哪怕生产力滑坡,一切以重体力劳动为主,父系社会也会解体。 那么什么样的新社会形态会诞生? 通过对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母系和父系都只是表象,父系淘汰母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父系社会拥有更强的生产力和军事能力。 新的社会形态正在酝酿之中,美国那边出现了各种LGBT,中国这边的旧婚姻形态也在不断崩解。 评判新社会形态是否合适,其实很简单,看这种新形态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军事实力的建立。 原子弹时代,具体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才是最合适的,现在谁都不知道,但原理我们是知道的。 母系社会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财产女性继承,走婚制,男女不结婚等和父系社会水火不容的现象,如今已经大量出现。 欧洲一些地区结婚率极其低下,非婚生子的比例已经高达60%,孩子认母不认父,而全世界的结婚率都出现了向欧洲靠拢的趋势。 如果没有短期繁衍大量人口的需求,也许,母系社会将会部分回归。 半母半父的混合制? 农耕技术的发明消亡了母系制度,而原子弹的发明消亡了父系制度。 也许,恩格斯当初预言的婚姻彻底解体,真的会实现。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肯定之肯定的母氏社会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