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马老师的房子和钱。”的源代码
←
马老师的房子和钱。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原创 伢伢复盘 伢伢复盘 昨天 图片 点蓝色字关注,再点右上角“…”设为★哦 图片 图片 若干年前,国内公审的一桩大案里,贪官家属收了商人一栋法国别墅,而为了避嫌,产权由商人的英国籍内地女主持人代办。 理由是:她是信得过的朋友。若干年后剧情再次上演。 图片 2016年,杭州市民马老师通过一间香港公司,收购了法国波尔多酒庄萨尔斯城堡。 当地的公报显示,这家公司负责人叫Kien Leong Lee,时年40岁,是居住在新加坡的马来西亚人,因为深得马老师的信任,全程代办酒庄交易。 萨尔斯城堡建于1785年,酒庄葡萄园占地80公顷,马老师买它花了人民币1.1亿,属于个人投资。 买时还顺手接收了该城堡原来的18名员工,买完就开始改造,到了2017年,古老的酒庄焕然一新,花园和城堡美得像凡尔赛宫,还配置了特殊的灯光系统。 只要马老师的私人飞机靠近停机坪,就会自动亮起,而为了起落不受打扰,他又把酒庄周围30公顷的土地也给买了。 也许是做庄园主人的感觉太好,没几个月,他又以9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另外2座百年酒庄:格瑞酒庄和佩雷酒庄。 前者位于波尔多右岸的布尔丘,始于1790年,是当地最悠久的酒庄,葡萄园有22公顷;后者位于波尔多北的布拉伊丘,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葡萄园总面积64公顷。 图片 #葡萄庄园一角# 这还不够,当年6月底,他又买下了波美候酒庄慕里奈城堡,并进行翻新装修,不过这次他低调了很多,所以交易价格多少没人知道。 马老师买酒庄主要是受好朋友大眼格格夫妇的影响,还一口气买了四个,同样受鼓动的还有巨大集团的史柱子,他的酒庄叫皮皮古堡,离格格家的城堡开车半小时左右到。 图片 PP城堡的前主人,在法国历史上有点像曹雪芹,国王每次出巡都来他家住住,壕无人性。 图片 #史老师的城堡# 买了这么多地和葡萄,亲自管肯定没空,于是马老师和格格等人联手成立了葡萄酒经纪公司Cellar Privilege,用来运作酒庄对华销售业务,他们还计划在加州、意大利、新西兰和澳洲分别购入酒庄。 Privilege在英文中是“特权”的意思,用从老百姓身上赚来的钱,跑法国买个酒庄,产的葡萄酒再卖回给老百姓,公司名字还叫“特权”,过分了啊。 鉴于马老师实在是太壕了,当地葡萄酒组织还专门颁发波尔多骑士勋章给他,同获此殊荣的还有大眼格格,还上过热搜呢。 所以马老师说自己和格格不熟,只见过10次面,其中5次还是茨善场合,莫非另外5次是在酒庄里和葡萄架下? 图片 在买酒庄的前一年,马老师爱去的是新西兰,那时他想的不是酿酒,而是搞奶制品。 图片 #马老师的新西兰牧场# 为此还专门去了怀卡托牧场挤奶留念,看母牛和他那么熟,一点反抗都木有,马老师私下去村里不少趟啊。 那次是明星孙黑雷po的路透照,照片上马老师和功夫明星李杰杰、大眼老公龙哥等人乘坐游艇畅游奥克兰海港,不过这张照片很快秒删。 图片 随后马老师在新西兰投资置业的消息开始传出,他和新西兰的执政人物John Key关系很好,关系好总得表示一下吧,然后他就说想在那买套房养老,接着就被人发现奥克兰的豪宅庄园被2550万纽币价格买走了。 图片 #马老师新西兰豪宅# 这栋天价豪宅位于豪宅区Remuera,占地6105平米,辽阔的都得配两个门牌号。 整个房子被高墙环绕,园林偏英式,有玫瑰花园,有果园,还有电影院、健身房、泳池、网球场,和能停7个车位的车库,总之就是各种顶配。 图片 #马老师新西兰豪宅# 估计是房子太大了,步行进卧室会累的腿疼,只能雇人开电动车驶入,于是乎院子里还配有宽敞的员工宿舍。 顺便说下,这别墅内的花园足足有半个公园大,我们想看花,得搭公交去城里的公园,而马老师自己家就有,只需要站在卧室的阳台上那么一俯瞰就行。 图片 #马老师新西兰豪宅# 这人与人的差距啊,比我跟狗都大。 另外有传马老师在新西兰还有7处房产,但我查了下那些房子,大多属于中产户型,地段也不在富人区,根本不符合马老师的气质,应该是重名误传。 在法国买酒庄和葡萄园,在新西兰买城堡和牧场,到了美利坚,马老师的目的就纯粹很多了,为了环保。 他花1.4亿元人民币买的布兰登公园,地处阿迪朗达克山脉,隶属于纽约州。 图片 #布兰登公园# 注意哈,正如老婆饼里没老婆一样,纽约州里也不包含纽约,它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都快到加拿大那地儿了,首府叫奥尔巴尼。 这么不出名的地方一听就知道人口不多,事实上马老师在这买的确实也不是豪宅,而是一个自然保护区。 里面有天然公园和11块湿地,还有当地的部分母亲河经过,除此之外还有湖泊、山脉和森林,面积约113平方公里这个,前文《大眼格格的海外身份和房产。》一文中已经说过。 这块地的前主人买去后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马老师知道了以后很生气,他买下后不进行商业开发,而是让里面的小动物尽情的休养生息。 图片 这本来没啥好说的,但问题是他公开的买入理由竟然是“研究雾霾治理”,这有点欺负我们老实人智商。 雾霾多发于城市,尤其是高密度人口的地方,这里连人都木有,只有鸟儿在拉屎,哪来的霾啊? 写到这儿,我突然决定立个Flag:等我有了钱,就把纽约中央公园买下来,也不商业开发,主要用来龟兔赛跑! 2017年的时候,马老师在美接受采访时说,富有的缺点是没有时间花钱,这么看来他挺会花的呀,也挺有时间的。 坐着私人飞机,一会去法国摘摘葡萄,顺便买4个酒庄,一会去新西兰挤挤奶,顺便拿下城堡,再或者去美利坚买下辽阔的公园,完了再在媒体上凡学一把:哎,这么多钱怎么都花不完,真烦! 图片 马老师以前劝年轻人不要买房,结果自己跑全世界去买,不过摸着良心说,他的海外房产确实不算多,至少比起其他同阶层富豪是这样。 你看百度李老板的英国庄园,比女王家的都一望无际;再看看马老师的好搭档Joe Tsai,在曼哈顿中心的中央公园南 220 号,一买就是2套公寓,价格是全美240多年历史中的第3高。 图片 #蔡老师的曼哈顿豪宅# 人家还专门在18楼买了个单间给保姆住,可以俯瞰中央公园全景的保姆间,呜呜,不想奋斗了只想去当保姆。 对了,这个蔡老板也是双重国籍,和马老师一样是香港永久居民,真应了那句话:赚钱的时候都是中国人,花钱的时候秒变地球人。 图片 #“地球人”蔡老师夫妇# 以上只是马老师海外产业的冰山一角,有传闻他在加州贝佛利山庄和澳洲都有置业,但鉴于信息不透明,以及可能是在家人名下,无法知悉更多。 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房产绝不是他财产的大头,他的钱主要在海外基金和离岸信托。 阿狸是2014年在美国上市的,主体是开曼群岛注册的阿狸控股,开曼群岛是加勒比海西北部的一块英国殖民地。 图片 1503年被哥伦布发现,由大开曼、小开曼和开曼布拉克等岛屿组成,面积仅259平方公里,只有马老师买的那个自然保护区两个大,人口也稀少,6万不到,但这里是全球著名的潜水圣地,也是最知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阿狸控股就是在这里成立的空壳公司,旗下的天狗、桃宝等都是在国内注册的子公司,但由这个壳公司100%控股,这也是很多独角兽公司的同行做法,为什么呢? 一来是方便海外融资和上市,因为开曼群岛转移巨额资金不受限制,审批流程等很宽松。 二来是高度保密,股东信息啊,收益情况啊,股权比例啊啥的,老板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绝对查不到。 图片 #阿狸上市架构# 再者呢,方便合理避税,因为这里除了每年的公司管理费,没有任何其他税项。 但是呢,如果只是在开曼注册,然后在国内经营是没法避税的,只有通过跨境贸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然后进行相关的税务筹划。 翻译成人话就是:可以通过高买低卖的方式,把亏损留给国内公司,把利润做到离岸公司,这样就没了增值税。 马老师在阿狸的权益主要通过五家离岸公司持有,分别是:JC地产、JSP投资、帕鲁法姆、PMH控股和APN有限公司。 马太太Cathy Ying Zhang是他的财务大臣,因为她担任唯一董事的两家开曼控股公司JSP和JC ,持有两人在阿狸60%的股份,她家的葡萄园啊牛奶厂啊、茨善基金会啊,也是这公司控制。 图片 #马老师夫妇的股权# 另有传闻,马老师在阿狸的股权只有0.2%在个人名下,另外的99.8%全部以离岸家族信托、海外茨善基金会和开曼控股形式持有,其中离岸信托占比64.4%,对应市值多达千亿软妹币。 这里再科普下离岸信托,简而言之,就是富豪将名下的公司股份,括弧不管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的、以及国内房产等资产装入离岸信托公司,这样他在法律上就属于穷光蛋,但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管理这些资产。 它的优点之一是有很强的隔离作用,富豪做生意赔了,赔不到信托里的,触犯法律了,法院也没法从信托里拿罚款。 因为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离岸信托的相关法律,也没有加入海牙信托公约,所以对这方面的处理属于模糊地带。 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很好的避税,尤其是遗产税。 我举个例子,08年台塑的王Y庆去世,遗产税高达119亿元新台币,但比他早4年离开的首富蔡W霖,因为立了信托,原本应该缴纳782亿新台币的遗产税,最后变成了只要交5亿新台币,吓人吧。 最后,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结离婚,只要配偶不在受益人名单里,找几个老婆都没问题。 图片 #方便离婚的开曼岛# 2014年JD赴美上市,公司注册地也是开曼群岛,上市前3天大强子的股权全部变成离岸家族信托,总值高达300多亿,奶茶妹瞬间成为唯一受害人。 估计也是因为财产安全的很,婚后大强子才有恃无恐,乘坐私人飞机跨国非礼女学生,然后奶茶妹也无法离婚,因为如果离的话,财产大头她没有份。 离岸信托转移资产的鼻祖是李超人,其后内地有10位顶级富豪拿着5000亿的跟着效仿。 除了对钱不感兴趣的马老师之外,还有投资乐视失败,突然意识到贾布斯很聪明的地产大鳄孙某某。 2018年5月、6月和12月,他分三次创立家族离岸信托,将价值459亿人民币的公司股份全部装进去,从法理上变成了裸商,拿着美国护照,造中国人的房,赚的钱再变离岸信托,孙老师这操作也是666了。 搞笑的是,就在信托成立前半年,他还在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说被贾会计坑了,然后留下了老实人的泪水。 还有大米集团的雷布斯,2018年7月上市前成立家族信托,把4000亿市值股份装进去,受益人是自己和家人,通过这样的设置,未来套现。 他只需要缴纳信托分红税即可,而如果他和其他受益人都不是中国籍的话,很有可能不需要缴纳任何境内的个人所得税。 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贫贱不能移,但富贵可以。自己不能移,那亲属也可以,如果都移不了,那把财产先移出去也行。 图片 这让我忍不住想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结尾:强盗们都死了,阿里巴巴骑马走到巨石前,说了暗语:“芝麻开门!”洞门应声而开,他走进去,把所有的宝物都搬回家,不过不是独享,而是分给了穷苦的乡亲们。 现实生活中,不管是阿里巴巴,还是四十大盗,手握巨额财富,想的都不是回馈穷苦乡邻,而是千方百计搬到另一个山洞,然后传给子子孙孙。 把马老师扒成这样,真怕突然间文章和我都不见了,为免失联,欢迎加私人号: [https://mp.weixin.qq.com/s/UrCPpKFWkm3Eso2HbX2cxQ 马老师的房子和钱。]
返回至
马老师的房子和钱。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