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多地多种“救命药”断货涨价,专家呼吁加强激励扶持!”的源代码
←
多地多种“救命药”断货涨价,专家呼吁加强激励扶持!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07-04 17:12人民日报直属健康媒体 健康时报在移动端的品牌和内容延伸 健康时报记者谭琪欣 “哪里还能买到冠心病常用药盐酸维拉帕米片?”6月28日,家住石家庄的张惠(化名)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留看病用药投诉留言板上留言求助。根据张惠的自述,进入2021年之后,该药开始间歇性“断货”,她自2月份遍寻石家庄药店,至今未果。 近期,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看病用药投诉留言板”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常用药断货涨价的问题。记者摸排发现,除了盐酸维拉帕米片之外,河南、山东、四川、辽宁等地相继出现平阳霉素、安立生坦片、氨苯砜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碳酸氢钠注射液等常用药品涨价断货或供应不足的消息。 知名药品法学者、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华琳教授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药联体能够保障的品种仍然有限。“我国容易发生短缺的药品大部分属于低价药、急(抢)救药、妇儿专科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等小品种药,这些易短缺药品利润低,市场需求量小,建议适当加强对这类型药品生产企业的激励和财政、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防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药品供应。” 多地多种“救命药”短缺,“手中的药只够服用1个月了” “盐酸维拉帕米片(松树牌)很便宜,我刚吃那会儿3块多/瓶,一瓶有30粒。后来涨价了也并不贵,7块左右每盒,一盒里有20粒。但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这个药会买不到。”张惠告诉记者,她于2020年6月份被诊断为心律不齐后,一直遵照医生处方服用松树牌的盐酸维拉帕米片。 盐酸维拉帕米片为处方药,必须凭借医生处方才能购买服用,但张惠于2021年1月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复诊时,主治医生告诉她这个药医院暂时没货了,嘱咐她带着处方到院外药房直接购买,张惠随之才发现,“盐酸维拉帕米片越来越不好买了。” 健康时报记者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官网发现,当前共计有32家药企持有盐酸维拉帕米片剂生产批文,其中,张惠所服用的松树牌盐酸维拉帕米片为天津中央药业所生产,为当前唯一一个通过药品一致性评价品种。 “1月份的时候还能在大点的药房买到,遇到有货的时候,我都尽可能买多一点囤着,到了2月份时再去药店问,就说没有药了,直到现在都没有。”在寻找盐酸维拉帕米片的过程中,张惠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少数几家线上药店虽有供货,但价格已经涨到35块/盒,较之前上涨4~5倍,而考虑到线上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她从未购买过。 根据医生处方,药量一日三次,一次服用两片。“这一年多服用下来,我的身体情况维持得不错,心律不齐、早搏等症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迟迟买不到盐酸维拉帕米片,张惠之前囤积的药已经所剩不多,“手中的药只够服用1个月了。” 除了盐酸维拉帕米片,根据各地患者向健康时报记者的反馈,包含地奥司明片、血栓通胶囊等在内的心血管疾病治疗常用药亦在全国多地出现短缺现象;而作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救命药”溴吡斯的明片,自2015年以来就在全国多地出现短缺现象,且被列入2020年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现已恢复供应,但目前供应仍比较紧张 治疗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基础用药盐酸平阳霉素亦有临床医生和病友反映短缺,购买也极为不易。“平阳霉素是国家基本药物,也是临床短缺品种。除了可以治疗多种生殖细胞恶性肿瘤之外,平阳霉素其实还可以应用于皮肤科临床,我们常用于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疣,临床效果很好,以前国产的价格也很便宜,8mg的一支只要50元,但从2015年开始就间歇性断供,这两年虽然还是供应紧张,但能买到了,只是价格上涨几十倍,8mg的一支将近千元。”南阳市人民医院一名不愿具名的皮肤科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根据健康时报此前报道,线状IGA大疱皮病患者的廉价救命药氨苯砜片一药难求,虽然该药一度被列入2016年国家临床必需的短缺药品清单,但拥有生产批文的四家企业均早已停产。 为何会出现药品缺货涨价? 实际上,药品短缺并非新出现的问题。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董经昕等人于《刍议短缺药品保障机制建设路径》一文中发布研究数据显示:根据2006-2015年的数据,我国在此期间共有148种药品出现短缺,其中126种都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剩下22种为中成药。 为何会出现药品短缺? “松树牌盐酸维拉帕米片去年4月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过的,意味着药品从低仿升级到了高仿,但在这过程中,药品生产线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投入了很多费用,导致药品成本成倍上涨,价格也上涨4~5倍,涨价之后,部分医疗机构一时不能接受这个采购价,不再采购,就会发生像石家庄这样的局部地区出现买不到药的情况。我们只有唯一的一家经销代理商,电商线上渠道销售的药品不能保证质量。”天津中央药业一名工作人员跟记者透露。 上述断供的盐酸平阳霉素生产企业之一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一名销售张生(化名)则告诉记者,平阳霉素一直不好买的原因是利润低,企业没有生产动力。现在价格上涨,一是因为原料涨价了,二是因为药品生产线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成本增加了很多,涨价后医院更难进了。 “求助用药的人多,但其实主要用药群体只有生殖性恶性肿瘤患者,市场很小,这个药售价也不高,导致生产企业没什么利润,有生产批文的企业不一定在生产,现在只有两个药企在生产,原料供应只有一家,即使生产企业想扩大生产,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话又说回来,市场这么小,别的企业介入也没有意义。”张生说。 而对于同样供应紧张的重症肌无力救命药“溴吡斯的明片”,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官网发现,目前有药品生产批文的企业共有三家,分别为上海中西三维、上海上药信谊药厂和海南凯健制药。随后,记者致电三家生产企业了解到,实际上当前仅有上海中西三维药业一家在生产供应,“上药中西三维是溴吡斯的明原料药和片剂的独家供应商,原料不对外供应。”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药品供应是个复杂的链条,从原辅包材料采购、注册审批,到生产,再到采购、配送等,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药品的终端供应,药品短缺现象背后成因有多重。”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国家药监局修法专家组成员邵蓉教授向健康时报记者分析。 在邵蓉看来,对于低价救命药短缺而言,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药价太低廉,相关生产企业无利可图,无法可持续发展,药企不再生产;也有临床需求与用量小又不确定,无法用药价平衡,生产企业生产风险高而不再生产;还有还有一类局部地区的短缺,原因出在流通环节上,药品本身供应正常,但由于用药信息不够畅通、供应链出现了堵点等造成某些区域性短缺,而有些地方却有库存积压;更有因为原料药的垄断和短缺,即使药品生产企业主观上意向生产,却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法生产保供等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应当关注近期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对未来医药产业的持续性影响。” 专家呼吁加强多方协作和激励扶持 “药品短缺的现象并非我国独有,这一现象实际是一个全球面对的医疗领域的难题,在我国,解决药品短缺已经被提到法律的高度。不过,当前我国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方面任重而道远。”南开大学医药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宋华琳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2017年6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信部、原食药监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其中就明确提到重点任务措施有三: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九部委联动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联动应对机制;通过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完善短缺药品储备等方式实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类精准施策。 接下来3年之中,应对药品短缺的法律政策文件接连出台:2018年2月,工信部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当年7月,上药信谊联动全国26家企业,共同成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2019年12月,正式施行的新《药品管理法》第95条再次明确提到,国家实行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2020年4月,《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明确对于国家和省级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加大短缺药品储备力度。 宋华琳认为,药品短缺问题十分复杂,因此,单一部门的单一政策无法有效解决短缺问题,要想有效缓解短缺,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配合与协作,供应链上的各个利益参与者也要发挥作用,形成合作治理格局。 “可参考国外应对药品短缺的经验,监管部门积极与各部门、行业协会、药品生产企业等合作,共同应对短缺。我们则可由政府机构牵头协调,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供应方、行业协会和患者组织共享短缺信息,在卫健委收到药品停产报告后及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当药企生产环节遇到困难,政府及时提供行政指导。”宋华琳说。 其次,宋华琳还呼吁加强药品短缺信息发布与共享。“建议在现有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进行完善,在网站设置目前药品短缺目录栏,并且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实时监测和更新短缺药品的相关数据,从而使相关药品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可以及时主动获得相关短缺信息,这是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的关键。” 此外,宋华琳认为当前药联体能够保障的品种仍然有限。“考虑到我国容易发生短缺的药品大部分属于低价药、急(抢)救药、妇儿专科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等小品种药,这些易短缺药品利润低,市场需求量小,建议适当加强对这类型药品生产企业的激励和财政、政策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防止药品短缺问题,保障药品供应。” ---- [https://mq.mbd.baidu.com/r/pgsy4haHvi?f=cp&rs=3056026823&ruk=5YVLPscR2T9cfVkltYleXA&u=1ea2df538ae04794 多地多种“救命药”断货涨价,专家呼吁加强激励扶持!]
返回至
多地多种“救命药”断货涨价,专家呼吁加强激励扶持!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