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曹信义”的源代码
←
曹信义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曹信义(1908年~2002年),中国著名的道教协会理论家。曹信义道长道号[[曹震阳|震阳子]],原籍河北省肃宁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因家中贫穷,十六岁时便离家赴东北吉林省辉南县入商谋生,日寇侵华时,曾参加过抗日救国运动,东北沦陷后,投入玄门,一手拿香,一手拿枪,积极抗日。 中文名 曹信义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2002年1月22日 职业 道长 ==人物生平== 在吉林省辉南县金川乡大龙湾龙潭宫出家为道士,拜其宫全真龙门派道士杨诚德为师,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五代玄裔,一九三七年受戒于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丛林辽宁沈阳太清宫。 在一九八〇年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全国代表会议上,曹信义道长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会理事。 北京白云观修复后,曹信义道长于一九八三年来京常住。由于十年浩劫的影响,道教人才青黄不接,为了做好白云观的管理作工和日常的宗教教务活动,曹信义道长主动的承担起了值殿的任务,同时他还与道友们一起积极地整修观内的树木花草,打扫庭院内外的环境卫生,协助青年道友认真地防火防盗,精心地保护观中珍藏的宗教文物,并为前来游览的游客介绍白云观的历史沿革和道教教义,常常得到香客和游客们的赞美。钟声是道教宫观中道众生活作息的一种号令,打钟是道教宫观中最为辛苦的差事之一,不论是滴水成冰的隆冬,还是酷热难当的盛夏,一日两次,早晨五点半打“开清”钟,晚上九点半打“止静”钟,每次都要紧七、慢八、平十二,反复三遍,打满八十一下。因白云观恢复不久,观内的一些老道士虽然会打,但大都年岁过高,体力不济。新收的一些中青年道士不仅不会打钟,而且常常不能按时起床。面对这既辛苦、又操心的苦差事,曹道长毫不犹豫地担当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打了五年。 为了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提高自云观道众的宗教素质和文化水平,曹道长除每日打钟、值殿、洒扫庭院等日常庙务活动之外,还利用自己饭后茶余的空闲时间,熟读经典,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所学到的道教知识,利用白云观道众每周两次的学习时间,向道友讲解《道德经》、《南华经》、《常清静经》、《玉皇心印妙经》、《全真早·晚功课经》等经典和一些道教的历史、斋醮、科仪、清规、炼养基础知识,深得道友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一九八七年,白云观管理委员会为恢复道观原有风貌,准备修复观内的两根旗杆,曹道长得知后,便将自己多年来积蓄的一千元捐献给白云观。 一九八八年白云观管理委员会根据广大信教群众和游客的要求,决定重修观内窝风桥,曹道长闻知后又将自己节约的一千元捐给庙内。当有人问他:“你老青年时代受尽了种种人间之苦,如今年岁已高,应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为什么不吃好穿好,反而将自己的一点点生活费积攒起来扔献给庙上?”曹道一长听后面带笑容地说:“出家人应以庙为家。生活上要继承道教淡泊、朴素的优良传统,前几年党和国家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还拿出专款给我们修复宫观,日前国家的经济比较困难,加L庙上的各项开支很大,庙就是我们出家人的家,我作为太上老君的弟子,有责任将自己的祖庭建设好。”一九八九年年十一月间,北京白云观举行全真道传戒活动,曹道长以他德高望重的声誉,被聘请为戒坛八大师之一的登箓大师。他不顾八十二岁的高龄,毅然为前来受戒的道友们日夜操劳。 ==出版著作== 曹道长的这种爱国爱教精神极其可贵!他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为人、为道正大光明、品格高尚、戒律精严,广有善举。 先后撰写并公开出版了《道学真言》(1991年台湾正一善书出版社)、《道德经注解》(1993-1996年大连出版社,三个版本数万册)、《道学皈元》(1993年大连出版社)等著作。 曹道长慈眉善目、能诗能文,爱好书法。修道七十余年所传玄裔弟子、俗家弟子无数,多次接见国外访问团体和台港澳同胞。对阐扬我中华国教,接续并宏大道脉,研究阐发道学经典国粹,提高中国道教在世界上的影响,宏扬中华传统道德等方面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是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当代著名道教人物。2002年1月22日仙逝。 ---- [https://mbd.baidu.com/ma/s/ADGFIy5i 曹信义_百度百科]
返回至
曹信义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