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古文物作证帖的部分目录”的源代码
←
古文物作证帖的部分目录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0 【1】 先来几个对比: 【2】 古代人类经历了石器时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文物各地都有。但是只有中国有无与伦比的丰富的玉石文化和玉器文物遗存。 玉,古人称为石之美者。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发现了玉石的不同,很自然地对玉器青睐有加,制作并留下了大量玉器。这大量玉器的遗存反过来可以证明,中国古人才是真正经历过石器时代的古人。 古代玉器多为礼器,不是实用器,其实也证明了至少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阶级分化、政权、等级观念,国家概念已经开始形成了。 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玉器 玉文化从一开始绵延至今,从未断绝: 【3】 看看远古墓葬中陪葬的玉器 安徽凌家滩文化的,距今已经有约6000年 良渚文化的,距今5300-4500年左右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0 21楼 【4】 其实中国写实人像艺术五千多年前就有了: 【5】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工具、车马器等八类。 下面是部分的食器、酒器、水器(礼器): 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形态,比如青铜觥,下图是部分青铜觥觥盖的头部图案(绝不相同重复): 青铜器的图案类型很多,下面是部分以猫头鹰为主题的(内有两件玉器) 试问,七千年前开始的延续了近五千年的古埃及,或者其他古文明,有那一类用品有如此丰富的成系统的遗存? 【6】 整个古埃及、古希腊、西方有没有类似三字经之类的小孩读的基础教育的书?这是一个知识能不能有继承人,能不能推陈出新的知识最关键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启蒙读物很多,下图是一些有实物为证的。很多都失传了,比如秦始皇之前的《史籀篇》。 这就是差距: 【7】 周代以前的酒杯,大部分为青铜器,右下角有六个为新石器时期的陶制品。 这么丰富多彩的酒杯酒具表明,古代中国酒业发达(最早的含酒精遗存在贾湖遗址发现,8000年前),这充分表明古人粮食生产的发达。这也是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所有这些,古埃及、其它古文明有吗? 久远的酒文化,少不了精密度高的青铜容器 【8】 三千年前的中国青铜器上,保留了当时甚至更早之前的古代民居的样式信息,而这些样式,甚至现在的影响还在。这就是文物,真正文物的魅力。 古埃及的在哪里? 汉代陶楼 【9】 ----------------------------- 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丰富的物质条件是文明产生发展的基础条件。 下面是古代丝织物文物的资料图,还有装载食物的容器青铜簋的部分图片(在广东一些地方,九大簋至今还是顶级宴席的代称)。它们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及文化发达的程度,也显示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物质的丰富使到饮食文化十分繁荣,这是中国烹饪技术中热加工的部分手法。其他有那个文明能与之比?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0 23楼 【10】 中国汉字自商代甲骨文开始初步成熟,发展至春秋时期(期间大概一千多年),开始出现了装饰性很强的变体美术字、鸟篆文,那写法几乎是诚心让人看不懂的做派。这是文字写法玩到了极致做法,那是文字成熟的自然结果。这是真文字。 “古埃及”文发展了好几千年了,来来去去都只是规规整整一点没有变形的图案(好像生怕后人看不懂辨别不出来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 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有变形美术字吗? 【11】 古代中国调兵的凭证---虎符。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君王)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但实物所见,隋代仍有虎符,为立虎)。以实物所见,东周秦汉时期为卧虎,南北朝至隋,为立虎。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还有节。 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目前所见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夫"铜虎节、"韩将庶"铜虎节和错金"杜"铜虎符;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马状的"骑传"铜马节;有的用以供给食宿,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等。 古埃及号称几千年,它的兵符在哪里? 【12】 中国古代的马车,除了有众多的车马坑遗址,有最精美的两辆秦青铜马车整车出土,还有众多的青铜马车构件、饰件出土流传于世,还有一整套的关于马车各部位的古代专用名词。还有专门调动马车的令符---出土于南越王墓的错金铜虎节。 请问,在其他地方有吗? 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器身布满贴金虎斑,有错金铭文"王命命车徒"。是用以征调车马的信符。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1 24楼 【13】 古代文字只能手写不能印刷,因此面貌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为后人留下丰富的艺术宝库。 看看中国的竹简,秦以前各不相同,即使是统一之后的秦简还是千姿百态,就算是同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前后也是不尽相同,充满变化。 为何古埃及和汉莫拉比法典的文字能够做到像印刷体一样的整齐划一? 【14】 《老子》五千字,传承过程中有很多抄本,其中不少已经湮灭,流传下来的也很多残缺不存。 同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三百多万字,几乎一字不漏流传至今,古代欧洲没有纸,据说是用羊皮纸传抄的,那得用多少只羊?羊皮不易保存,他们是怎么做到千年不朽的?历代的抄本有哪些? 【15】 龙文化从兴隆洼玉玦算起,到今天,延续了八千多年。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如果从湖南高庙文化算起,到今天已经延续7400多年了: 其他地方有这样的长久延续吗? 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1 25楼 【16】 从商代甲骨文开时,汉字一直在演变,历经钟鼎文隶书楷书等阶段,期间还有行书草书,唐代以前,都是手写,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以后开始流行,形成了印刷体--宋体。 每一个时期每一种书体都有千万种作品,千姿百态,竞相争妍。 同样经历了几千年的古埃及文字,却很难得的千载不变,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呢? 【17】 4000年前的面条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在主持发掘我国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有面条,长约50 厘米,直径约0.3 厘米,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这提供了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制作面条的最直接的证据。 对比一下: “古埃及”“三千年的面包” 【18】 刻录有日食月食记录的殷商甲骨: 陶寺古观象台 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 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 “古埃及”号称天文学发达,它的天文学遗迹在哪里?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1 26楼 【19】 古人席地而坐,床、席以及室内地面就坐的地方要铺上席子。 对于上流社会而言,坐而不席是不像话的。《论语》里说「席不正,不坐」,《晏子春秋》里晏子说「臣闻介胄坐不席,狱讼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 席子容易卷边,起身时搞不好还会移动(李商隐写汉文帝和贾谊会面说得投机,不自觉地席子跟着靠近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所以就要在四角放上镇,因而完整的席镇也大多是一组四件。 席子无处不见,镇也马虎不得,席镇在春秋战国兴起,到西汉达到鼎盛,席镇越来越讲究,几乎成为各种动物的竞相争艳的舞台。 这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一些席镇。“古埃及”贵族有哪些特色用品? 【20】 战国秦汉的一些量器(左下角分别是战国衡器和汉代尺子)。古埃及统一延续几千年,它的量器有哪些? 还有衡器,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古埃及统一几千年,“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它的衡器在哪里? 侠客行白奴从2021-05-02 22:22 中国人有艺术细胞,应该有自信发挥起来,,别他妈让西方所谓奢侈品公司抄袭我们文物设计,然后南方工厂又去山寨西方产品 ,尴尬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2 27楼 【21】 从新时期到秦汉时期的部分出土工具文物,材料涵盖石头、木头,骨头,青铜,铁器。 “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几千年来都有哪些工具?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4 28楼 【22】 这是古代的贵族用的铜灯。基本上都是制作精良设计巧妙。在古代没有电的漫漫长夜,这灯就是人们的光明之源。 查资料时发现,古埃及古希腊都“很早”就有陶灯了,【埃及国家博物馆摆放着五千多年以前的陶制油灯。古希腊也有陶灯,且与古埃及的大同小异,是壶形,但彩绘华丽精美,散发着十分浓郁的荷马时代气息。 在教皇国梵蒂冈的古代文物博物馆里,保存着大约2500年前的古罗马陶灯。】 很厉害啊。那古埃及有那么多金属工具建金字塔,应该也有不少金属制灯具吧?它们在哪里? 古希腊既然已经有灯,那普罗米修斯为何要去盗火呢?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5 29楼 【23】 中国青铜文化举世无双,在青铜器风光的备有,有制作青铜器所必须的模与范的默默付出。 这是出土的古代青铜器的模范: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7 30楼 【24】 表意文字最先是象形,这个像是抽象的像,而不是写实的像,太写实了就变得具体,只能代表那个具体事物,而不能表意了。比如手,画得很写真,就是一个具体的手而已,但是抽象出来,还可以表示用手去做的动作,眼睛画得像只是表示眼睛,抽象之后还可以表示用眼睛去看这个动作••• 古埃及文字(如果有的话)太写实了,只是图画,还没有表意的(至少未达足够满意的)功能。汉字就不一样了。比方手字,抽象成了线条符号,放在木的上方,是“采”,变成偏旁放在左边,就是跟手有关的动作;眼睛抽象出来,放在木字旁边,就是“相”,左看右看,察看,判断的意思, 楔形文字则太抽象了,只是一堆三角形符号,改变排列顺序就成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意思,世间万事万物太复杂,这样的排列组合不足以表达出来,即使能表达出来,识读也太困难,不能成为通用文字。 zyxxzhyg2021-04-25 14:46 刻意设计,规律性太强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49 31楼 【25】 古代货币。 最初交换的时候一般是以物易物,再后来是大家都需要的东西成为最受欢迎的,然后都用它,这样,这种东西往往就成为事实的货币了,人最需要的,一是吃二是穿,所以,谷物纺织品都曾是货币,再后来是金属货币、铸币,这是文献历史中使用最长的货币,纸币的出现最晚。 看看古代货币的历史印记: 丝织物。帑,币,都有个巾字旁;东周时期一种青铜铸币叫做空首布,像个铲子,估计最初布也是货币。 有些造型像铲子(空首布),像刀(齐刀形币),估计早年这些必须的生产用具也曾是通用过一段时间的。 贝壳。汉字中有贝字旁的字一般与财富有关。贡 财 贩 货 贫 贪 购 贮 质 账 责 贵 费 贷 贺 贱 贻 贸 贾 贿 赁 赂 赃 贼 资 赊 赈 赐 赌 赋 赔 赏 赎 赚 赠••• 由“宝贝”一词可知,贝壳曾经的地位。 也可以猜想,贝壳充当货币的时候正是汉字发展、成熟的时期,所以就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定格在汉字中保留了下来。 到后来金属货币尤其是贵金属,最重要的是成色与重量,所以货币单位往往与重量有关,比如钱,五铢,半两。 •••• 据说古埃及没有货币,直到“鸭梨山大”灭掉古埃及后的托勒密王朝才有货币。那古埃及统治者是用什么东西组织人力物力来建造如此庞大的金字塔? 战国刀币 成白刀 不仅有实物还有铸造模具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53 32楼 【26】 这就是文明、传承: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八千年前的独木梯: 独木梯至今西南山区一些地方还在使用 在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跟独木梯是很像的,不过释读为“阜”字。 左下箭头指处: 甲骨左边数起第五行最下面一个字太形象了。一个人头朝下的从独木梯上掉下,就是“坠”字。 ----------------------------- @自由鹰R: 阝旁在左就是阜子演化。 阝在右是邑字的演化 。阜字象形字 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級而上!这个独木梯的发现 印证了 阜字的原意!根据形象又演化出 凸起 土山 的意思 根据本意和读音 又演化出 辅 扶 的意思 附 陡 降 陞 阶 除 .....都和梯子有关 ----------------------------- @蜀中狂人 2018-05-06 19:56:35 我也认可这个! 隘是左耳,为阻即由下向上;郑是右耳,为垂即由上向下。二者其实都是高但方向不一样。因阜就是高,但上下功用有区别。 大家看中国地理就知道西方高,东方低。且左东而右西,故同样的一个高象,方位不同代表的意思也略有差别。比如隘者,必是人在高地之下感其阻挡,而郑则居西高而临东下,所以郑州就是守河洛山口的地方。当然右耳在繁体字中一般是记作邑的,右耳是简化。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56 33楼 【27】 @星空的琴弦 2018-02-19 20:44:09 贴一张图,大家可以看一看并思考一下。文明的基石到底是什么。 上面的图是二里头时期伊洛流域聚落的分布图。 里面的红点密密麻麻,也就是古代的村落。文明的基数是生产力。而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人口基数就是生产力的最直观体现。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远古时期,供养一个脱离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个哪怕是大型的石器文化的存续,都需要大量的人口为依托。 比如红山文化,其发现的遗址达到1700余处,面积达到十几万平方公里。而青海柳湾,一个彩陶文化,发掘的墓葬居然达到接近2000座,很多墓葬密密麻麻以至于叠压。人毕竟是要吃饭的,而城市人口的粮食是需要农业人口来生产。即便以中国明清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养活一个县城也需要上百村落的支持。而文明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空间。 比如中国的二里头文化之前,就存在新砦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乃至于八九千年之前的大地湾文化、贾湖文化。以区域论还有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等等。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先民用了接近五千年的时间,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资源,巨大的人口基数发展交汇融合才形成了二里头文明。而二里头遗址据专家估算仅仅只有两万人,就需要如此之多的村落为之提供资源和劳动力。 而发达的古代埃及文明,到处建设伟大的城市、神庙、陵墓,支撑其文明的基座也就是农业人口的生活、生产、墓葬等设施都在哪里呢?难道他们都不吃饭吗?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09:58 34楼 【28】 古代中国王权的象征,钺。 古时斧钺并称,但大小有别,大者为钺,小者为斧。 这是部分出土青铜钺,时间从夏代至战国,最下一行是玉钺。钺与王权的关系,可以从王字的渊源看出来,王字最初就是斧钺的象形字。 想知道古埃及的王权象征是什么?有什么出土物?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0:00 35楼 【29】 洋人考古断代,张口就来: 是哪个人物,一出土就知道: 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wjxhong2021-05-08 10:18 评论 yletpkki:为什么都要敲去了鼻子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0:03 36楼 【30】 这是新石器时期的各式陶鼎,是用来加热食物的,由此产生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为何古埃及古希腊只有陶制容器,而没有饪食器呢?有点明白普罗米修斯要去盗火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0:12 37楼 【31】 洋人主导的古埃及古希腊考古,很少见到刚清理好的(但是文物又还没有提取)遗址现场文物摆放图。中国的就很多很多,而且这是基本的••• 原因是什么?网友说得好: (@pinkyjam: 2018-03-13 19:18:24 评论 留意图一,有个缸里面也充满了泥土,这个不是随便塞进去,再一起埋就行的,发掘时,缸里外的泥土,都是同一个状态,这假造得才逼真,潘家园或是工地里兜售的,都讲究一身泥,但也骗不了多少人。白皮哪懂啊,被问急了就说我洗过了!) 这样的现场图多震撼啊。为何洋人主导的考古就那么低调呢? 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窖藏: “古埃及”是这样的,据说又是那个拉美西斯二世: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0:24 38楼 【32】 古埃及古罗马苏美尔出土的,都是高大上的石刻年表,成文法典,看看中国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高科技文物: 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稻谷米及形制别致的各种陶器,另有堪称"中华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独木舟。其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遗存的茎枝类草药传说是中商初重臣尹伊发明的药方,这一珍贵资料对研究我国中草药的起源尤其是煎药起源具有 重要价值。 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现存于湘湖边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ty_雷595 2020-08-08 10:25 39楼 支持 yletpkki 楼主:2020-08-08 10:31 谢谢。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0:35 40楼 【33】 八千年前,这才是高科技: 动物的骨头也是先进技术的证据。看看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的牲畜养殖技术: (相比罗塞塔碑、汉谟拉比法典,这些东西太普通了。可是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也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埋红包0评论只看楼主 yletpkki 楼主 2020-08-08 14:39 41楼 【34】 中国古代跟文字书写有关的的成语很多: 仓颉造字,册(象形字),卷,学富五车,“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名书竹帛,名施金石,名垂青史,燕然未勒归无计,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刊之论,刀笔吏, 恬笔伦纸,洛阳纸贵,铭记••• 不知古希腊,古埃及跟书写文字有关语句有哪些,跟羊皮卷、跟莎草纸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红箭头指处,青铜器上的金文“册”字。 出土竹木简册 [https://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919446-2.shtml 古文物作证帖的部分目录]
返回至
古文物作证帖的部分目录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