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日本决定把核废水倒进太平洋,东京电力公司将获准在两年内启动核污水的排放工作”的源代码
←
日本决定把核废水倒进太平洋,东京电力公司将获准在两年内启动核污水的排放工作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2021-04-14 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共同受益! 4月13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 这一决定意味着东京电力公司将获准在两年内启动核污水的排放工作。 科学家“乐观”估计,这些核污水,2万年以后就能被海洋生态系统完全稀释掉。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其实,从去年秋天开始,日本就张罗着要把核废水排入大海,并搞出了一套“核废水无害论”。 各方官员也不停地试探舆论的口风。 经过长时间的铺垫以后,这一次,不再是征求,不再是询问,直接是通知。 态度的转变往往意味着观念的转变。 个中原因,其实也不难猜。 这事儿还得从福岛核泄漏说起: 【2011年】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崩堤,随后,该核电站机组发生爆炸和放射性物质泄漏。 【2013年、2014年】 福岛第一核电站多次发生核污水泄漏事件。 【2015年】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厂房周边等地抽取的、经过净化处理的地下水排放进了大海。 【2017年】 日本东电董事长首次在正式场合谈及含氚处理核污水排放入海方针。 【2018年】 韩国反对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但日本政府仅反复表示“相关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 【2020年】 东电证实,截至9月,核电站内上千座储罐存放大约123万吨放射性污水,且每天增加170吨,预计2022年夏季达到容量极限。 计划10月份就核污水的处理方法做出最终决定,将核污水渐次排入大海。但迫于本国民众及国际社会的抗议和谴责,搁置执行。 【2021年】 4月9日,日本政府表示,“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 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 用菅义伟的话来说:处理核污水是一项不可避免的、不能一直拖延的课题。 但我们也发现,即使如此严峻的问题,前后也拖了10年。 10年里,日本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众所周知,处理核废料一般有三种办法:上策是挖地深埋,中策是装罐储存,下策是稀释后排放。 而日本用10年时间出了一个下策,可不是“无奈”。 当年福岛核泄漏问题出现后,全世界人心惶惶,纷纷询问解决办法,但对日本人来说,这事儿不是太难: 因为福岛核电站不是军用,不受国际谴责; 因为泄漏是地震引起的,这是天灾; 因为运营商是民营企业,与政府无关。 所以,最终的解决办法落到了东京电力头上。 东京电力公司也很识趣,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将用海水倒灌的办法冷却反应堆,然后把被污染的海水封存起来,保证不爆炸,不污染。 关键还省时省力省钱。 就这样,福岛核事件的潜在危机连同海水一起被装在了罐子里,糊里糊涂的过了10年。 10年后,东京电力公司惊奇的发现:没地方放罐子了。 前面说过,东电归根结底是个企业,他放罐子的仓库都是自己花钱买的地。 这么多年过去,土地已经饱和了,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最重要的是,拿罐子装海水本身就是个无底洞。 所以,按照日本的《读卖新闻》报道,以东京电力公司的能力,2022年9月即将到达上限。 没地儿存了,只能倒了。 日本的政府部门不管吗?国际社会不管吗?当然管。 只不过,只有日本的渔业协会和周边国家站了出来。 也许有人会问,日本排放核废水,到底和我们有多大关系?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发布过一段视频: 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 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周边亚洲国家将受到严重的核污染; 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10年后,任何一片海域恐怕都无法幸免…… 德国绿色和平组织高级核专家肖恩·伯尼警告说: “这些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在数千年内都是很危险的,其中碳-14作为‘人类集体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有可能会损害人类DNA,因此必须放弃这一计划(排放入海)。” 核废水入海,只要还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人,就无处可逃。 2016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科学家杰伊·卡伦,在一条来自加拿大奥卡诺根湖的三文鱼体内,探测到了被称为福岛核事故“指纹”的铯134。 2019年3月27日,新华社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污染物,已向北漂移至阿拉斯加州附近,这是白令海峡首次发现福岛核事故污染物。 还有美国盛产红酒的北加州纳帕,核专家在葡萄酒中测出福岛核泄漏的痕迹。 而此时,它们已经销往世界各地。 法国电视台曾公开过一段纪录片,揭露过日本排污真相: 一家瑞士实验室对欧盟超市中售卖的来自太平洋的金枪鱼和进口自日本的绿茶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含有相当剂量的放射性元素铯131和铯134。 铯-137、铯-134都是金属铯的同位素,遇水易发生爆炸,放射性较强,人体摄入过量后会导致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损伤,非正常生育乃至绝育,甚至死亡。 尽管流入大海后,剂量不足以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却很容易在人体内沉积,最终造成不可预知的风险。 而且,当法国记者来到日本当地探访时,还发现日本政府在隐瞒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的事实。 由此可见: 核污染,不仅是一时一地的灾难,更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危机。 2011年福岛灾民安置点,一名婴儿在进行核辐射检测 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肯·比塞勒一直负责监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他就曾表示: “尽管核事故发生已近一年,但核泄漏引发的核辐射并未停止,在距日本30~64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无论是海水、还是鱼和浮游生物,均检测到铯-137浓度是正常值的10~1000倍。 放射物已彻底融入了海底泥土当中深达20厘米,就像当年的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核污染一样,在漫长的年月中都不可能轻易散去。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核污染所造成的后遗症早已暴露在世人面前。 2012年,在日本海底就发现恐怖怪异的变异鲶鱼,长得像外星生物一样。 香港医闻报道,2016年,美国渔民捕获的阿拉斯加三文鱼、加拿大白鱼和太平洋鲱鱼,身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白色肿瘤和溃烂,这些可能都是日本福岛核污染的结果。 就连日本广播协会(NHK)也制作过一部名为《辐射森林》的纪录片,其中有太多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 牛身上布满莫名的白点: 蛇的身体里全都是放射性物质: 一只猴子的细胞里面,几乎没有细胞在造血,再发展下去可能就是白血病: …… 而这些畸变,都有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即使再微乎其微的核污染,都没有人能够保证不会造成最坏的结果。 据2013年《温哥华周报》的一则报道,福岛核事故之后,全世界至少有800人因为吃了在日本水域捕捞的鱼而患上癌症。 试想一下,如果100万吨核废水进入了太平洋循环,又会产生什么更严重的后果? 在福岛核泄漏这件事情上,我们却看到了日本,“有小节而无大义”的一面。 尤其是在宣布倾倒核废水的前一天,日本首相还在大言不惭地警告中国人“要为气候问题负责”。 《丧钟为谁而鸣》里说: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身处这时代,没有谁是旁观者,没有谁是局外人,那无穷的远,那无数的生命,都和你我有关。” 无论是新冠后遗症,还是核泄漏后遗症。 只要人类生存在地球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中,一颗微小的尘埃,都将造成毁天灭地的风暴。 想想另外一场7级核灾难吧。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在乌克兰,事故之后的头五年,儿童癌症病例增加了90%以上。 而事故发生后的20年,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8岁以下有约5000例甲状腺癌患者注册。 有些病人的照片实在太过悲惨,就不拿出来了 《南风窗》在《34年前的切尔诺贝利,告诉我们说真话有多重要》中讲述过一个故事: 公交车上,一个男孩没有给老人让座。 老人说他:“到你老的时候,别人也不会给你让座。” “我不会老。”男孩子回答。 “为什么?” “我们大家都快死了。” 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 比起灾难本身,更可怕的是对灾难真实情况的隐瞒。 “自核事故发生之日起, 日本方面就多次出现信息公布不及时、 不完整甚至前后矛盾的情况。 日本政府有意无意对事实淡化处理, 几乎成为相关国际机构和专家的普遍观感。” “福岛核事故作为人类历史上仅有的 两次7级核事故之一, 各国专家对其影响仍知之甚少。” 16年,日本东电负责人就对隐瞒“堆芯熔化”一事道歉。 但我们并不知道,日本政府和东电隐瞒的事情还有多少。 如今,日本算是撕下伪装,决定将核污水彻底排放进太平洋,重小礼而无大义,将福岛和东亚的安全抛之脑后。 这是日本的一场灾难,也将是世界的一场灾难。 人类自己造成的环境破坏,最终还是要人类自己去偿还。只是有时候,这样的代价我们根本承受不起。 ---- [http://zx.mtzxgf.com/aw3/ea14cd133bee456aabeb0ee5b5a9dd87.html?id=947AAFA9A4A54F53A2A55550F8C65553 日本决定把核废水倒进太平洋,没想到真正可怕的终于来了]
返回至
日本决定把核废水倒进太平洋,东京电力公司将获准在两年内启动核污水的排放工作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