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家庭学校选择的原因试析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20世纪6、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学校。至今,它已步入了稳步发展的时期,成为美国学校选择运动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学校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原因,通过对已有的调查原因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试从学校教育本身的局限性、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以及宗教信仰因素三个方面对家长选择儿童在家上学的原因作深入思考,并最终回归到关于教育目的一个本质命题上。   


  顾名思义,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就是儿童在家接受教育,主要由父母承担教学任务,扮演学校中教师的角色。这一解释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在美国,现代意义上的家庭学校的出现是众多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今,家庭学校在美国已经发展地比较成熟了,已成为美国学校选择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有关家庭学校的研究中,除了对它的进展、现状的描述以外,基本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父母为儿童选择在家上学的动机。二是家庭学校的实施,这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诸如父母的教学实践情况,包括课程的选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外部力量的支持,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一般社会力量的支持;以及家庭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互动合作等。三主要是家庭学校这一教育方式带来的成果和影响,包括在家上学儿童与一般学校儿童的学业比较,在家上学儿童的社会化问题等。而每一项内容都可以作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

  随着家庭学校的发展,父母选择家庭学校的原因也在变化,但通过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因素。笔者通过对美国家庭学校发展的简单回顾,基于已有的文献和个人的一些思考,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所有的问题最终似乎可以回归到教育的一个本质命题上来。

  现象描述终归只是描述,而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才更值得思考。笔者试从家庭学校出现的原因着手,试图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现代家庭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19世纪,在美国教育家贺拉斯•曼(Mann, H)倡导的公共教育运动(common education movement)以前,家庭学校一直是美国人生活中的支柱,[1] 在美国是处于主流地位的教育方式。但是之后掀起的席卷美国北部和中西部的公立学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场迎合时势所需的要求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的公立学校运动把教育推向“普及化”的道路。[2]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认识到大工业时代里,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是多么重要,从19世纪后半期起,各国纷纷开始实施世俗、免费的义务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

  当时,在美国,公立学校作为新生事物倍受关注,这一点大大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开始很少选择家庭学校这一形式了。“强制上学”不仅是强调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从而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同时也是着眼于构筑一种共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到1920年,全美几乎所有的州都通过类似的义务教育法律。但与此同时,也受到了不少宗教团体的反对和谴责。在他们看来,以普及教育为目的的公立学校所传播的是“世界宗教”,这与他们试图传播自己的宗教信仰的理想是相违的。

  到20世纪中叶,在家上学的人已经很少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几乎已经在主流的教育方式中灭绝了。[4] 它只存在于一些特殊的背景下,如家庭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不方便上学,还有一些是因为父亲从事军人或是别的长期居无定所的职业,家人需要跟随迁移。这些都使得孩子不得不在家开展学习活动。

  而事实上,作为新近意义上的家庭学校的出现,则是20世纪6、70年代的事。

  50年代中后期,出于受到苏联人造卫星试验成功的刺激,美国人痛下决心,决定要从教育着手,致力于加强公立学校、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然而,60年代的教育改革并不成功,到了70年代后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更是每况愈下,甚至已低于“卫星冲击”之前,公众对学校的信任也降到了最低水平。[5]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的“回到基础”运动兴起,但改革再次没有事先预想的那样顺利,进入80年代后,又针对“回到基础”运动中出现的不足,国家又出台了《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学校教育问题似乎没让美国人真正地安心过。而在这整一个充满争议,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支独辟蹊径的力量已经悄然萌生。美国的教育改革家约翰•霍尔特(Holt, J.)在1964年出版了《孩子们是如何失败的》(How Children Fail)一书,同时,他也受到当时的社会批评家伊里奇(Illich, I.)的“非学校论”思想的影响,两人在对学校教育的诸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并树立了共同的教育理想。1977年,霍尔特创办了《非学校教育下的成长》杂志(Growing without schooling),倡导称之为“非学校教育”的在家上学的方式。先驱者的行动掀起了随后的在家学习的浪潮。

  加拿大学者诺尔斯(Knowles,J.G.)把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归结为争论、敌对、合作与巩固四个阶段。6、70年代当现代家庭学校开始出现的时候,学校和家长曾为争夺教育控制权走进法庭,开始相互对抗,大众媒体也反对家庭学校教育活动,许多家庭学校教育转入地下活动状态。[6]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争议和冲突后,进入到80年代,家庭学校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家庭学校与一般的公立学校之间的对抗也开始慢慢消解,美国各州对家庭学校开始赋予权利和支持。到1993年为止,全美50个州均通过了家庭学校的相关法案[7],之后的家庭学校迅速发展。根据研究者的保守估计,2001至2002学年,大约2.1%的学龄儿童是在家上学的,大约有1,040,000人,这个数据基本上是特许学校儿童数量的1.8倍。[8] 美国联邦教育部在2005年年初估计,到2005年7月,在家上学的儿童数量大约可以达到110万,约占全国530万6—18.5岁的上学儿童数量的2%,这个增长速度大约是普通学校儿童数量增长速度的10倍。[9]

  从数据中足以见得,在家上学的队伍不容忽视。家庭学校不完全是作为学校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就今天来看,它同美国教育改革中的特许学校、教育凭证计划一样,是学校选择项目中的一种形式之一,在家上学只是众多教育途径中的一种。而这股由下而上的“草根式”的改革浪潮在整个学校选择运动中,在整个教育改革里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家上学?这是个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实证考量的问题,对于家长们的答案,我们也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


二、基于实证调查的原因

  在对选择家庭学校的原因的考察上,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也作了不遗余力的调查。全美教育统计中心(NCES)在2003年的全国家庭教育调查项目(NHES)中,就家长选择儿童在家上学的最重要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家长首要关注的是学校环境,其次是宗教和道德方面的教学,排在第三的则是他们对学校中学术教学的不满。[10]

  家庭学校的研究者莱曼(Lyman, I.)通过对300份报纸、杂志文章作的一项详尽的文献分析,得出:家长选择孩子在家上学的四个主要原因依次是:家长对公立学校的总体情况表示不满;希望能自由传递宗教价值;提升孩子学业上的表现;能增进家庭关系。[11] 同时,她表示全国家庭教育研究所(NHERI)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她的结果也基本相一致,研究所调查到的之所以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是:学校缺乏控制良好的、积极的同伴互动;儿童的学业表现并不理想;学校中教与学的方式单一;此外,青少年的安全问题(身体伤害,毒品,心理问题,情感伤害,性侵害……)也在家长的考虑之列。除了前面几项原因所占的比例较之安全问题要大很多外,事实上校园安全也是美国社会忧心忡忡的实际问题。有研究表明,[12] 尤其是自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伦拜恩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以后,选择家庭学校的数量快速增长。许多家长更是有理由相信,即便是校园也不是个能确保安全的地方。安全问题也成为他们为孩子选择在家上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研究者发现学业和宗教相对而言还是选择在家上学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当然,选择家庭学校的原因有很多,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倘若我们对研究者所调查到的原因作进一步思考的话,有三方面的内容应予以考虑。一是学校这一教育形式本身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从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的出现,问题就隐藏着了。而事实上学校不等于教育本身,学校不是万能的。人们对它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二是美国民众的“个人主义”作风和社会强调的自由精神,让他们在教育问题上忽视权威和制度,更重视个人的价值和独立选择。三则是涉及宗教信仰问题,这也是西方国家的一大特点。


三、对选择原因的深入思考

  (一)学校教育本身的局限性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必须遵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虽然,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要对个人的发展有所促进,但学校面对的更多的是个体的群集,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个体的需要。个体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另外,就美国的公立学校而言,在美国的文化建设和教育改革中,公立学校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改造功能,不断地升温,不断地走向理想,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对公立学校的围攻也在不断地升温。[13] 这样,对于学校来说,上不能实现所有的社会改造,下满足不了每个个体的要求,正是处于两难的夹击状态。

  而就在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失败后,更加引起了人们对学校、对教育的反思。学校先前被赋予的“消除贫困”的社会功能没能在60年代的改革中实现。因此,20世纪70年代,甚为激进的“非学校论”的倡导者伊里奇则是号召人们要废除学校,以消解学校制度的种种流弊。他站在整个社会体系的高度看待学校问题,认为学校垄断教育,白白花费大部分经费维持自身的存在。用他的“价值的制度化”[14] 观点进行解释,即:人们自己创造了学校制度,赋予它以价值,而同时人们自己的价值却消失了,对“学校教育”形成依赖,“学校的存在导致人们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学校价值的制度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的无能和社会的两极分化……”[15] 尽管伊里奇的观点略显极端,但是他的极端指陈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并且,同时代的反对学校存在的霍尔特坚决认为,一个人所学的东西绝大多数来自学校之外,那种认为学校能真正教给孩子什么有用的东西的看法是荒谬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人们,即使是儿童,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来源于周围的社会大环境及其整体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学校……那种认为学校是唯一保存和传递美德的场所的想法,或许还适用于中世纪;但在一个充斥着汽车、飞机、电视和大众媒体的世界中,这种想法已经行不通……”[16]

  某种程度上,反学校论者所批判的也正是学校教育本身所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学校更大意义上是一个“社会的组织”。问题就在于,“我们往往从个人主义观点去看学校”,[17]从个体的成长、进步这类标准来判断学校的工作。杜威(Dewey, J)说,“我们的眼界需要扩大”,“社会通过学校机构,把自己所成就的一切交给它的未来的成员去安排……社会只有致力于构成它的所有成员的圆满生长,才能尽自己的职责于万一。……所谓社会的自我指导,没有什么会比学校更为重要……”[18] 这正是比较宽阔的社会的观点看学校。说到底,所谓“学校的局限”是它在满足个体需要上的局限,是不可避免的。


  (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作风和“自由精神”

  美国是个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当然,这里所谓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惯常意义上理解的一心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其他,它与“利己”不是同一个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自主动机、自主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平等、自由和竞争的观念。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则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19] 个人主义推崇的是具有独立的精神,形成个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凡事作出自己独立的选择,这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Rogers,C.,1969)更是明白地表达出对个人主义的强烈信仰,他主张个人应该生活在这么一个世界:在这里,人应该从社会限制中解放出来,每个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和创造对他们自己最有意义的价值系统。[20]

  对于教育中的选择也是一样。美国人不崇拜权威,他们更看重个人的选择。家长为子女选择在家上学而非制度化的学校,这本身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体现。接受什么样形式的教育是受教育者方可以自由选择的,并非只有学校教育这一条路可走。同时,作这一选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充分个体特征的人,在他们看来不是要把个体交付给一个机构,让他们用同一的教学方法,同一的课程,同一的管理最终塑造同一的人。学校教育忽视个体差异,这是许多家长不愿接受的。家长对教育方式的这一选择体现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他们作这一决定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儿童的“主体性”,施展他们不同的个性,体现他们的个人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对教育领域中变化的产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常认为,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讲究划一,更多地视学生为教育的“产品”。而信息时代里,学校和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人们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为学习者提供的全面服务,而不是简单的塑造”[21],因此学习者作为接受服务的一方,完全有理由大胆行使其选择权,包括对教育方式的选择,既然学校中存在某些服务的缺失,家长选择放弃也是情理之中。家庭学校的产生也无不受这背景的影响。所以,“家庭学校教育是一种最自由、最开放的教育选择形式,是美国文化中‘自由精神’的突出表现,也是他们对教育的重新理解与诠释作出的实际行动。”[22]


  (三)宗教作为特殊的因素

  除了公立学校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外,“宗教”也是美国家庭选择家庭学校的重要原因。在对家庭教育的发展进行回顾时,研究者发现,上世纪70年代里的现代家庭学校运动的发展是有其双重动力的:一是人们继承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二是出于宗教上的原因。[23] 对于前者,也就是出于对学校本身制度化的一套持有意见,学校“抹杀”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个性,家庭学校的支持者希望继续倡导卢梭的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而有关宗教方面的原因则需要从历史角度进行分析。刚开始的家庭学校是作为一场自由解放运动兴起的,它反对制度化学校的保守作风,许多家庭追求的是自由的教育哲学,家长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局限在学校的规定中。而到了80年代,学校文化开始倾向于左,“保守”的家庭发现学校传递的价值观与家庭的宗教信仰有相违之处,现在自己倒是处在了反学校文化的位置上,许多人开始转向基督教学校,也有一些人则认为宗教的任务应当由父母来承担。[24] 于是,他们选择在家上学的形式。

  美国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来自各文化背景下的移民聚集到美国,虽然有必要主动融入到美国这个大熔炉里,但保持各自的文化、信仰是很自然的事,尤其是它的宗教信仰问题。当家长看到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家庭的宗教信条不符合时,宁可把孩子留在家中,由自己来承担对孩子的教学。当然,即便是把孩子送到基督教学校里,许多人也认为学校不能很好地达到群体所认定的神圣标准。因此,对于部分相对保守的基督教家庭,从宗教的利益考虑,是十分支持在家上学这一教育形式的。

  当然,归根到底,事实上在宗教的名义下实现的是一种精神理想。家长们试图传递给孩子另外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信仰,而这些在家长看来是应该追随的精神理想和价值判断的东西,无论在宗教学校还是世俗学校里是学习不到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家庭学校是反现有的学校文化,反主流文化的。


四、回归教育的一个本质命题


  国家化教育制度对于个性的确存在潜在妨碍,这也是英国人迟迟没有推行公立国家教育制度的原因,他们更把教育看作是个人的事情,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对国家推行的教育一直心存戒备。虽然我们不能把一般的学校和家庭学校简单地对立起来,但对照着来看,确实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根溯源就是教育目的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辩。这也是关于教育目的的一个本质命题。

  在凡事倡导多元共存的社会里,尽管学校也尽可能地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但它制度化的惯性太强烈了,就如不能随便停下来,只能沿着既定轨道行驶的列车。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学校是经济高效的教育场所,可以大批量地“生产”符合一定要求的学生,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大前提,实现了这一大前提后才考虑个体的需要,照顾差异。我们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学校就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它首先就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用。它要通过传授社会共同价值观和文化,延续和加强社会的凝聚力量;它要进行社会控制,规范个体的行为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另外,学校教育还有的功用就是筛选和储备人才,通过鉴定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把人安置到最合适的社会位置上以推进社会的发展。[25] 学校的社会功用是社会本位论者视学校价值的真正意义所在。他们通常把儿童的社会化,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作为重要的教育目的,而很少考虑按照个人意向的发展。而这些也成为强调个性自由发展的个体本位论者所反对的。

  然而,无论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学校教育与家庭学校各自看重一方,忽视另一方,但并不说明二者是不可协调的。双方都在寻找理解对方的途径。就美国而言,面对学校选择的竞争压力,公立学校也在努力改变它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刻板的制度化形象。而在家上学之后出现的儿童社会化争议,也成了主张家庭学校的父母重视的问题之一。所以,家庭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慢慢走向合作。在进一步看,我们可以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归结为两个:个人本位取向的教育方式下如何力图能成长出具有个性、同时又不失社会适应性的人;社会本位取向的学校教育下如何力图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又不失鲜明个性的人。

  有人对学校作了这样一个比喻,说学校是火车,它们开往大多数人要去的地方。它们更关注底线,而不是按照你的意愿,朝着你的向往地行驶。它们载你去它们要你去的地方。一旦火车开动,它就很难停下来。它们不可能随意改变方向,你能做的就是可以看看窗外,知道你可能会去向哪里。与此同时,家庭学校则是自行车,靠的是个人力量的驱动,没什么复杂要求,保养方便,修理也很简单。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行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你不用上税,不用办驾驶证,虽然你也要遵守一些规章制度,但不会受太多规则束缚。

  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与社会赋予的要求之间,个体自由与制度约束之间有矛盾,但也是必须和谐共存的,正因为有矛盾所以人们一直行走在寻找和谐共生的方式的路上。

注释: [1] [4] Mondloch, H.在家上学[EB/OL].http://www.usembassy-china.org.cn/jiaoliu/jl0400/education%20hits%20home.html,2005-7-25.

[2] [3] [5]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29,387,332.

[6] [22] 杨启光.当代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8):81.

[7] 罗明东,陈瑶.家庭学校:一种新的教育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107.

[8] [12] [23] Isenberg, E.Home schooling:school choice and women’s time use [EB/OL].http://www.ncspe.org/publications_files/406_OP64.pdf,2005-7-22.

[9] Bauman, K. One million homeschooled students [EB/OL]. http://www.tcrecord.org/Content.asp?ContentID=11756,2005-2-16.

[10] Issue brief.1.1million homeschooled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3 [EB/OL].http://nces.ed.gov/pubsearch/pubsinfo.asp?pubid=2004115,2004-8-2.

[11] Lyman, I.Why homeschooling continues to grow[EB/OL].http://www.tcrecord.org/Content.asp?ContentID=11878,2005-5-16.

[13]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5.

[14] [15] 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633,635.

[16] 牛芳菊.约翰•霍尔特与美国家庭学校[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99.

[17] [18] 约翰•杜威著,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

[19] 李其荣.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J].学海,2005(3):51.

[20] 周德祯(台).从许烺光先生的概念出发:文化脉络下之中美教育比较[EB/OL].http://francishsu.sinica.edu.tw/report_htm/paper2.htm,2005-7-26.

[21] 颜雪梅.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体意识的回归[J].比较教育研究,2005(3):55.

[24] Lines, P..M.Home schooling comes of age[EB/OL].http://www.discovery.org/scripts/viewDB/index.php?program=Misc&command=view&id=277,2000-6-1.

[25] 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9.


原文载于《中国家庭教育》2005年3月


来自校本研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