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易经》(二)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始法脉 2019-11-15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物春秋 ,作者邓一鸣

1 毛泽东对《周易》的研究,是很有个性的。他研究的目的,就是为我所用。用,不是照搬照抄地用,而是有自己的主张。比如易经的数理逻辑,他有不同的个人观点。不拘常规,突破常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炮鸣响次数,周恩来总理与他商量,他想都不想,“28响”。而不是按照常规的21响。还真别说,毛泽东对“28”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当年在湖南一师读书的时候,他第一次发表文章,笔名就用的“二十八画生”。有同学问他,为什么用“二十八画生”,他不语。有同学说,“润之,你的名字毛泽东三字笔画数二十八划,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他笑着点头。(繁体字毛澤東三字笔画数恰是28划)。 2

毛泽东,字“润之”。润之二字,语出《周易•系辞》,“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泽被东方,润之大地。以福润中华。这个“28”,实在是有些许意思。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恰恰用了28年。建国后,毛泽东坐镇北京,到他老人家驾鹤西去,也恰恰是28年。

还有,解放后,中央警卫部队的番号,毛主席给这个部队的番号是“8341”部队。“8341”这一组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规律,也看不到任何纪念意义的数字。没有人知道毛泽东为何用这一组数字做他的警卫部队番号。后来,有分析人士说,“83”,这个数字是毛泽东寿命数字(1893-1976)。“41”是毛泽东自遵义会议后主政中央的年份数字(1935-1976)。这些话,也许是后来者揣摩出来的,一定不是毛泽东本人的初衷。“28”、“83”、“41”,这些数字,冥冥之中是否包含生命密码抑或其他逻辑性,这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3 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词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博览群书。他老人家有一种习惯,在读书过程中,喜欢眉批,把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理解批注于书的行间,他的批注,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据《毛泽东早期文稿》记录。毛泽东读《周易》,对大过卦的批注是这么写的:大过精神,就是独立不惧的精神,是圣贤和豪杰的体现。他还写道,泰山崩与前而色不动,猛虎踯于后而魂不惊,独立不惧之谓也。

大过卦的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卦辞的大意是,屋梁被压弯。有所往则有利,通泰。也就是说,有过人才能的人,当看到屋房倾斜时,会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冲上去,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人会迎来事业亨通。据此卦辞,毛泽东对清末曾国藩、李鸿章两位重臣作了评判。旗帜鲜明地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认为李鸿章不具备“大过 ”者气概,属于“浅薄者”之类的人。这里多说一句,毛泽东佩服的人屈指可数,曾国藩算一个。

毛对曾,应该作过一些研究。他应该读过曾的文稿。有一事可作佐证。曾国藩为明军纪,振军威,创作了《湘军军歌》,内有六大注意事项。毛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补充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个军歌之间有明显的继承痕迹。

4 有研究者认为,毛泽东对《周易》遁卦的学习,继承、发展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遁:亨。小利贞。《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意思是说,遁卦,通达。小有利之占问。遁,亨,即退隐则通泰的意思。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作战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就是对遁卦的灵活运用。他说,保了人,丢了地,失地可以夺回;保了地,丢了人,人地皆失。

有研究者认为,毛泽东对恒卦的研究也无人出其右。“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恒卦,其义是恒久的意思。恒卦的上卦为震,震为雷,性为刚;下卦为巽,巽为风,性为柔,上刚下柔,雷风相交,这是恒卦的卦象。

恒卦的卦辞“通达,没有过失,吉利,贞正。”正是由于君子坚守正道。恒久不弃。卦辞说,“君子出行获利”,终则又始,至而又返,正是体现了天地之道恒久不已的义理。日月运行遵循永恒之道,所以永远照耀。四时运行,遵循永恒之道,所以季节变化不停。圣人福国利民,坚持不懈,则可以教化天下,移风易俗。人们只要能洞察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永恒规律,就可以了解天地间瞬息万变的情况。

5 毛泽东论著名篇《论持久战》,就是对这一卦象的灵活运用与发展。《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一发表,对当时国内外抗战战略起到了莫大的指导作用,可以这么说,这篇文章从理论上奠定了抗战必胜,中国人民必胜的坚定基础。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当事国日本,今天还有专门类似中国人研究《红楼梦》的红学性质的学术机构,研究毛泽东这篇《论持久战》。学术机构还定期举行研讨会。据说,研究《论持久战》的日本学者,多达一、二千人。一篇文章,发表80多年后,世界风云变幻不知过去了多少期,城头大王旗也不知换了多少人,还在被人重视,研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章魅力所在,写文章的人魅力所在。 (未完待续)

转自“人物春秋”公众号,原创邓一鸣,感恩原作者。


毛泽东与《易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