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川教授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敬业乐群 爱生如子

彭小川的照片(1).jpg

人物简介

彭小川: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詹伯慧先生。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高校师德标兵,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曾任广州市天河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理事、暨南大学校工会副主席。先后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10项,在《中国语文》、《方言》、《世界汉语教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出版专著(含合著)9部。


勤苦学子亦知青,博学审问,学而通达;庄正师心不自用,知微而论,师道尊严。七十载风雨,让我们看看,与共和国同龄的彭小川老师如何寄意人生如行舟……

               勤勉踏实  受益终身

“勤奋刻苦,踏实认真”,这则中学时期的校训彭小川至今仍能脱口而出。生于书香之家,彭小川家学深厚,自小也被熏陶出坚韧的学习品格。作为暨大复办后所建附小第一批入读的学生,1962年毕业后顺利考入华师附中。据彭小川回忆,当年华附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建有小工厂、小农场,课余学生轮流到菜地里浇水施肥;农忙时节,还组织学生到“花县”(今花都)去割水稻……彼时的向学之心和充分锻炼,让彭小川在1968年下乡后,仍旧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昂扬姿态,不畏艰苦,在东莞沙田度过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

              知青五载  情念终身

1968年的彭小川正值青春年少。这一年,她与一批同学被学校分配到东莞沙田公社西太隆大队渡船州生产队插队。沙田公社是围海造田而成的水乡,当时在整个东莞县中最穷,最艰苦。整个公社没有一条公路,贯通各大队和各生产队的只有河涌和泥路;没有电灯,只能靠小煤油灯照明;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井水,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均只能取自“围口”(当时不叫“村”)边上的珠江支流;整个生产队只有两间砖瓦房,其余全是“茅寮”(茅屋)。后来政府拨了款,知青们才住进了“九坑瓦”。“每人有多大空间呢?瓦房你们见过吧?屋顶是斜的,每一列瓦片称‘一坑’,每间房子的宽度是九列瓦片,所以说住的是‘九坑瓦’”。

有一回,知青们都返城休假了,只剩她一人在“九坑瓦”。刚好遇上台风在沙田公社附近的珠江口登录,半夜里台风呼啸,暴雨横斜,屋顶漏雨,彭小川干脆爬起来,戴上竹帽穿上蓑衣,在煤油灯下看书。天亮后,她决定去曾经的搭食户家里。谁料刚一打开房门,台风骤地涌入,竟将房顶的瓦片全都掀翻!

当时生产队平均一个劳动力有7亩田,农忙时需半夜起床,一天干十三四个小时。在生产队农民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彭小川与其他知青一起在艰苦中经受了磨砺,她本人被评为“惠阳地区知青标兵”。

插队期间彭小川没有放弃学习,利用休息时间自学了英语和高二、高三的数学(高一没念完就遇上文革停课了)。

访谈中,彭小川分享了两组照片。一组拍摄于当年。

彭小川照片(2).jpg

                在东莞当知青时的彭小川


水乡“茅寮”

另一组为沙田新貌。去年11月16日,为纪念下乡50周年,她与当年的知青伙伴一起回了一趟沙田西太隆。

彭小川照片(4).jpg

                 三名知青在座谈会会场与当年的农民朋友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位为彭小川)

但见村里农民都盖起了三层小楼,户户通水电;马路宽阔,泥路变通途;沙田镇还在穗丰河建起了湿地公园……


现渡船洲村居民楼


昔日无一条公路可达,如今道路四通八达


沙田穗丰河湿地公园现状风貌

“这次我回去只能见到刚插队时的搭食户的子女辈了。”她指着另外一张照片,说:“这是他们建的房子,我跟他们合影留念。”


与昔日搭食户的子女合影

谈起水乡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水平的跨越式巨变,彭小川滔滔不绝,喜不自胜。在谈起这段经历于她有何影响的时候,她先是爽朗一笑,随后答道,“什么苦都吃过了,是吧?肯定是有锻炼。”

              重返校园 随遇恩师

文革期间,大学招生工作停止了4年。直至1970年,国家恢复大学招生,但主要以推荐的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彭小川被推荐至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她先后在广东罐头厂子弟学校、广东教育编辑部工作了8年,而后又通过考研重返校园,师从詹伯慧先生,学习汉语方言学。当被问到为何选择重返校园时,彭小川说道,“还是,很想读书。”根据当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年满35周岁则不予报考。“9月份入学,我是12月出生,再过几个月就满35岁,赶上了末班车。”

“末班车”说来不假,但上了这辆“车”的彭小川,可半点都没慢下脚步。“读研的时候,我儿子四岁了。家里就在暨大,但是第一年,不敢在家里住……特别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真是分秒必争的。”据彭小川回忆,“当时我过年的时候,只有年初一、初二两天是休息,给长辈、老师拜年。初三起,就借人家一个房子,躲起来读书,写论文。”在《立说传薪风雨人 庆祝詹伯慧教授从教四十五周年》一书中,收有彭小川亲笔撰写的《谢谢您,老师》一文,言及她随詹教授学习的一些细节,并坦言詹老师在学术和做人两方面,都深深地感染着她。我想,这也是彭小川在此后的30余年的从教生涯里,能够始终保持着为人师的热忱和责任的原因之一吧!

              道业倾授 桃李芬芳

彭小川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她的教学工作量很大,除了教境内外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非学历留学生外,还承担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等多项任务,为华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不凡贡献。她总是把学生和教学放在第一位,从做人、做学问、身体、生活等全方位关心自己所带的学生。而且,每学期还抽空听青年教师讲课并予以指点,发挥传帮带作用。言及此,彭小川说:“我只是一位很纯粹的教师,我认为真的要心中有学生,爱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做到‘将心比心’。”


彭小川为来自五大洲的华文教师上培训课后合影

即使不是自己所带的学生,彭小川也是竭尽其能地去给予帮助,不管是学业上还是思想上、心理上。她通常一个学期要教几个班,最多的时候人数达一百一二十人。接新班前,她都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尽管每个班每周仅2节课,但她要求自己在开学头三周能够认识每一位学生,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这样,课上教学能更有针对性;课下也方便关心有需要的学生。

彭小川认为,教师一定要注意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我不喜欢‘满堂灌’,因为那对培养学生没有好处。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在帮助他们打好扎实基础的同时,更应注重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那将是终身受用的。”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力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她的课也因此深获各个层次、各类学生的一致好评。

彭小川照片(5).jpg

                        彭小川与研究生一起研讨

彭小川共培养了50名硕士,7名博士。其中34名境内全日制硕士生中有17人考上博士生,有的现已晋升教授、博导,其他在各个不同岗位上工作的也都十分优秀。

君子既知教之所以由兴,又知教之所以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书育人,在彭小川看来,是作为师者最为本分的事情,然其用心之良苦,措意之诚敬,实然称得上是我辈之楷模,师道之圭臬!

               声教四海 任重道远

回忆起我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对外汉语教学,彭小川不无感慨,“当时我校的外国留学生数量相当少,对外汉语系的学生只有几十名。”

如今,华文学院办学层次多样,类型丰富,境外生的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还有非学历的留学生教育、来自五大洲的海外华文教师培训,以及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等等。学院还在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日本、印尼、泰国、菲律宾、美国、德国等国家设立了二十多个教学点。变化堪称是“翻天覆地”!

暨南大学作为“华侨最高学府”,生源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度重合;去年10月,习总书记来我校视察,也指示我们要擦亮“百年侨校”这块“金字招牌”。对于学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彭小川一以贯之,认为在教学点已经“铺”到世界各地的同时,我们更须进一步练好内功,把教学质量再推上新台阶!

七十载风雨,溪流可汇成滔滔江海,抔土可积聚垒垒山丘,况青年之成长当与祖国之一同,如万舸争流!万里江河、大小山川,吾辈之师彭小川与之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