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有长屋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王岗遗址最下层是仰韶文化遗存,内涵最为丰富。可分为三大期,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分别相当。考古发现表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居所越来越考究。早期多是半地穴的圆形小房子,中期普遍住的是地面式圆形大房屋,到晚期人们则住在地面上建起的长达17套、29间连成一排的长屋内。长屋的首次发现为下王岗仰韶文化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曾存在长屋这种居住形式。长屋坐北朝南,横贯遗址中部。每套房 有单间,也有双间,各房面积10余至30余平方米不等。各套门前有统一布局而又各自开门相互分割的长廊,东部向南又拐出3间。长屋的建筑程序为:平整地面、挖基槽立柱柱间编架荆笆、涂草拌泥墙壁、盖顶,有的居住面铺有竹片编物。整个长屋布局严谨结构复杂,工艺先进,不仅反映了5000年前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性质和组织形式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居所的周围还挖筑有坑穴,多呈椭圆形、圆形,少量为长方形或圆角方形,作仓储之用。
下王岗仰韶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铲、耜等为主,这时已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跨进了“耜耕”农业阶段。在长屋墙壁的草拌泥中,经鉴定有稻的残留,这表明丹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另外还发现有许多石镞、石球、石网坠、石弹丸、骨镞、骨镖等,出土的动物骨骼有亚洲象、苏门犀、大熊猫、麂、水鹿、孔雀等,均系亚热带常见的动物,表明渔猎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也反映出当时温和的气候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这个时期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多为泥质红陶和夹砂棕陶。典型器物有鼎、罐、盆、钵、尖底瓶、器座等。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彩陶,以三角纹、叶纹、圆点纹、弧线纹为主组合成多种精美的图案。

六千年前会接骨

下王岗仰韶文化时期大批墓葬的发现是该遗址的又一重大收获。发掘表明,这个时期辟有专门的公共墓地,墓葬方向一致,排列有序。在早期墓葬中,人的肢骨有折断愈合现象,说明当时人们已初步掌握了接骨知识,将我国对骨接损的历史推溯到6000年以前。此外,在墓葬中还发现了仰韶文化早期的首例龋齿病例和仰韶文化中期我国最早的佝偻病下王岗仰韶时代的文化特征,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具有总体的一致性,当为华夏集团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考古界以该遗址命名了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也有人称之为下王岗文化),成为主要分布于南阳盆地的汉水中游、丹江和唐、白河流域同时期文化的代表。